蔡若莲指出生率下降致适龄学童减少 以合并及停办部分学校应对

撰文: 陈淑霞
出版:更新:

本港近年适龄学生人口下降,教师流失严重。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今日(17日)接受商台节目访问时指,认为前者是因为出生率下降,形容是结构性问题,后者则或与老师转跑道或各项因素相关,其间只字未提涉及移民潮的影响,又指未来会重置不同地区的学生人口,并透过合并和停办部份学校,以稳定教学环境。
她提到,从小认识国家是教育应有之义,过去有人误会“一国”与“两制”对立,认为学生要自觉尊重国家制度及一国两制,充分了解国家最新发展。 她又指,校内可讨论涉及国情的时事,例如河南村镇银行爆煲事件,但以正面讨论及反思为前提,亦需考虑课时、学生认知能力及课程相关性,始作决定。

蔡若莲表示,留意到老师出现流失,学界反映以家政及英文科尤甚,未来会加强与师训联系,加强老师供应量。她续指,各行各业均现人才紧张,流失原因多,老师转跑道是其中之一。她又指,近年适龄学童人口明显减少,与近年出生率大幅下降有关,蔡提到,2016年有6万多个新生婴儿,及至2021年则锐减至3万多个。被追问是否移民潮使然,蔡若莲未置可否,仅称今次是结构性问题,包括出生率低,以及受到各因素影响。

她续指,局方早在两、三年前起已持续提升学生的学习质素,包括重置不同地区的学生人口,并透过合并和停办部份学校,以稳定教学环境。她强调,倘局方不循序渐进处理,问题将越滚越大。

她于节目后表示,除教育局政策外,亦希望学校管理层从长远人力资源规划出发,“各方面大家都出一分力,让学龄人口下降问题对学界的冲击减到最小。”

本港目前学生人口下降,教师流失严重。(资料图片)

否认公社科是“洗脑教育”

公社科方面,她提到,教育局将全额资助每位中学生前赴内地考察一次,她否认是“洗脑”教育,她指,“唔应该咁负面”,实地考察可予学生探索世界,且亲身体验,并非单向灌输,事后亦要撰写自我反思报告。她期望,学生可建立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和国际视野,其中大湾区更有不少难得机遇,包括航天科技等不少具潜力领域。

指“一国”与“两制”非对立 认识国家属应有之义

她又提到,局方秉持“让孩子教育好一些”的理念,亦努力加强《宪法》、《基本法》及国家安全教育,包括按教育课程指引开发教材及培训老师等。她提到,过去有人误会“一国”与“两制”对立,但事实是“一国”概念越强,“两制”优势便会发挥得更好,认为学生要自觉尊重国家制度及一国两制,充份认识国家及了解国家最新发展。

她又提到,从小认识国家是教育应有之义,世界千变万化,作为中国人,“想国家好系好自然”,《宪法》、《基本法》可予学生理性认识国家。至于可否非议国家之事?她则指教育局期望价值观趋向正面,并引导讨论及反思。被问到河南村镇银行爆煲事件,她则指,国家高速发展,人民参差,“唔系所有人跟得上”,发展过程中出现漏洞是正常,“睇下点样优化”,但她强调,将时事纳入课堂讨论时,需考虑课时、学生认知能力及课程相关性,始作决定。

曾遇善心婆婆念及他人不开遮 赞香港多好人好事

蔡若莲又指,归属感源自发掘,她以自己为例,“我好钟意香港,发觉香港真系好靓”,且从中亦感受到不少好人好事,包括曾于巴士遇见一位无开遮挡雨的婆婆,与其闲谈时恍然大悟“原来佢唔想滴湿人”;她又提到,自己曾试过困䢂,幸消防员迅速营救。她认为,学生要自行发掘身边的好人好事和美景,欣赏各行各业坚守岗位,才能提升对香港的归属感。她形容,香港是大家一起拥有的家,“好就一齐好,有问题就一齐解决。”

澄清评广东话言论时已离任教育局:出现跨时空误会

外间议论纷纷指蔡若莲早年任职教育局担任语文教学支援主任时,曾贬低广东话的法定语言地位,她于访问中澄清指事件发生于2014年,惟她于2012/13年度已离开教育局,“唔知点解会出现跨时空误会。”她强调,本港拥两文三语的优势,俱要学好,普通话则是世界第二多人使用语言,可协助“走出去”,近年学生亦有较多机会学习及应用普通话机会。

放榜在即,蔡若莲早前以“定”题字赠考生,她解释是来自于《礼记.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她指,应届考生经历疫情及2019年社会事件,学习生活有别过往,相信他们可视作锻炼,并具更强的抗逆能力,鼓励他们与家长和老师商量目标,坚定前行,“唔放弃便能有所得,条条大路通罗马。”

她又寄语指,社会现有不同发展机会,行行出状元,呼吁家长勿将子女与他人比较,宜尊重其志向。

被问到局方会否考虑按专家建议取消学校快速测试,蔡若莲于电台节目后受访时表示,为让同学可以有正常面授课堂,局方以各种最好的防疫措施保护同学上课安全,快测是其中一个措施,局方会密切留意疫情发展,“当然亦会参考专家意见,但我们仍然会以同学的健康安全作最优先的考虑。”

至于教师国安知识培训何时会实行及相关内容,她则指,局方一直有提供《宪法》、《基本法》及国安教育的教师培训,未来亦会因应需要,继续提供足够和多元的教师培训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