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爬窗逃生撞正烈火攻上 㓥房灾民患创伤后压力症夜半频惊醒
大火造成人命伤亡,即使安然渡过,亦随时令灾民患创伤后压力症,常思疑有烧焦味道。居于元州街412至414号唐楼的单亲妈妈谢女士表示,自己与17岁和5岁的儿子居于上址5楼㓥房单位,上月17日清晨火警发生时正在熟睡,闻到异味惊醒欲从窗户逃生,岂料大火於单位正下方,浓烟不断从窗外传入无法逃出,大门外又满布浓烟无逃生,最后要等待消防员登门营救。
常思疑闻到烧焦味
火警过后,谢小姐虽然没受伤,但经常回想起火警的情景,而且变得对街外传内的异味很敏感,思疑有烧焦的味道,更经常在睡眠惊醒,最终确诊患上创伤后压力症,需接受心理治疗。谢小姐指自己经历火灾后,一度想搬离该大厦,但因无业,依赖综援维生,加上两子要继续学业,目前只能继续居住于此,幸业主愿暂时减租助渡过难关。
心理学家指三成人曾历火灾或爆炸
香港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家胡洁莹博士表示,学会曾于2010至2013年间进行精神健康社区普查,结果发现有3成受访者曾经历火灾或爆炸事件,但当中仅有1.8%人表示曾会患上创伤后压力症。
胡指一般而言,创伤后压力症患者很容易回忆创伤事件,其中火灾灾民于灾后思疑闻到烧焦气味是常见例子,患者容易受惊产生焦虑,影响睡眠质素,甚或会选择逃避。胡指普遍灾民经历灾后两至三星期后已能平复心情,但若事主或其家人于创伤事件中受严重伤害,则会较大机会形成创伤后压力症。
曾繁光:老弱妇孺易受影响
曾治疗创伤后压力症患者的精神科医生曾繁光表示,创伤后压力症患者经常感到焦虑,又会重复忆起灾难事件,甚至出现逃避行为。曾指目前仍未研究出最有效治疗方法,一般会处方食抗抑郁药物或以密集式认知行为治疗纾缓状况。曾指根据临床经验,火灾后只有不足两成灾民会患上创伤后压力症,惟缺乏社会支援的老弱妇孺特别容易患上,尤其有不少患者未察觉自己患病,令病情恶化,因此社会要特别关怀有关的弱势社群,从社区著手帮助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