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教训】㓥房火劫后 灭火筒过期1/4世纪 防烟门“烧失” 

撰文: 黄炜尧
出版:更新:

1992年的陈年灭火筒,可否扑灭2017年的火?一个月前的今天,深水埗单日发生两宗㓥房火,住客的走火安全引起关注。《香港01》重返5个过去一年内曾发生严重㓥房火警的唐楼,发现有唐楼于火警过后,不但未有妥善善后,走火通道更进一步被堵塞,且消防设施儿戏,竟仍在使用已过期25年的灭火筒,更有石油气罐储存于后楼梯位置。

现时全港约有4000幢楼龄逾50年的唐楼,深水埗区及土瓜湾区普遍为是双梯型唐楼,一梯两伙,居民除了可循主楼梯到大街外,亦可登上天台,或经由单位内的逃生门,经后楼梯逃生。不过,由于不少业主把单位一㓥四,令单位内通道狭窄,逃生门亦只有一户人能享用,令㓥房户遇火警时未必能循逃生门逃生,而上月16日发生的两宗㓥房火,更揭发后楼梯被杂物堵塞,令人忧虑㓥房户的走火安全。

深水埗大南街192至194号唐楼

走火梯间被杂物堵塞。(黄炜尧摄)
+2
记者于走火梯发现过期达25年的灭火筒,又惊见存放石油气罐。

石油气放梯间、灭火筒过期四分一世纪

位于深水埗大南街192至194号的唐楼,去年10月曾发生大火,有住客头发和眼眉被烧㶶。事隔半年,记者循主楼梯重返大厦,梯间一路畅通无阻,亦不时见到大厦立案法团贴出的告示,惟火警痕迹仍然清晰可见,其中5楼以上位置仍可清晰见到被熏黑的墙身、铁闸和大门,当走到6楼时更发现一道被烧毁的防烟门门架仍然挂著,可见大厦法团一直未有善后。

除了善后问题外,该唐楼的走火通道亦未见畅通,记者走到天台后再循另一道走火梯落楼,发现分别位于6楼和8楼的后楼梯,均被床褥、电器、晾衫架、等杂物阻塞,需绕路到主楼梯逃生,高层居民或会因唐楼的“烟囱效应”被困。记者亦发现大厦内每层均放有过期灭火筒,最夸张是于1992年过期,足足过期25年,灭火功效成疑,而记者于7楼梯间更发现有存放石油气罐,一旦火警随时引起爆炸。有居住近20年的谢先生表示,自从有㓥房户入住后,后楼梯即有大量杂物推积,归咎㓥房户没有公德心做成危机,而业主往往只顾收租,懒理走火安全,只能靠自己走火时走快两步。

长沙湾元州街412号唐楼

+4
火警一个月后,元州街的唐楼大致已被还原。(黄炜尧摄)

元州街火警过后梯间增梳化

至于位于长沙湾元州街412号的唐楼,于上月16日发生火警,大批居民逃生时因走火通道被堵塞,一度被困唐楼天台,26人不适送院。记者重返现场,发现大厦的电力和灯光系统已大致恢复,墙身已重新上油,熏黑的铁闸亦已被更换。不过,当记者走上天台,发现被堵塞的走火通道不但未有清理,更多了一张梳化,阻碍走火。

记者逐家拍门,发现普遍单位均无人应门,而居于5楼的谢小姐表示,自从上月火警后,业主为体恤灾民,暂时减租,惟大部分居民选择迁走。据她所知,目前走火用后楼梯的天台入口仍被大量杂物阻塞,幸消防于上月破门后,5楼后门一直未有维修,目前仍可以循后门逃生。

上水马会道48号发诚楼

被指接驳混乱的电线亦已束好,没有外露。(黄炜尧摄)
马会道唐楼虽然已束好,但灭火筒亦早于2007年过期,灭火效果成疑。(黄炜尧摄)

单梯唐楼易酿烟囱效应

至于上水马会道48号发诚楼,于去年2月因电线短路发生火警,住客慌忙逃生期间,3人吸入浓烟不适送院,其中1人危殆。记者循主楼梯一路走上天台,一直畅通无阻,而当时被指接驳混乱的电线亦已束好,没有外露,惟该唐楼没有后楼梯,换言之若发生火警时,居民只能循主题梯逃生,随时因烟囱效应被困,加上大厦内的灭火筒亦早于2007年过期,灭火效果成疑。

有南亚裔租客表示,他们一家于半年前迁入,业主当时未有提及曾经发生严重火警,因此未有为意走火问题,但留意到大厦没有后楼梯,而窗户太细亦不足以供家人爬出,若遇火警唯有走快两步落楼,或留在单位内待救。

消防处回应指,涉事的三座大厦于3月覆检时,发现大南街192至194号唐楼,楼梯有摆放物件的情况,而元州街412号唐楼走火通道亦见阻塞,至于马会道48号发诚楼,天台楼梯间则有少量杂物摆放,以及部分防烟门损坏,消防处指会继续跟进有关个案。

林振敏呼吁居民要提高个人防火意识,主动预防火灾。(黄炜尧摄)

专家吁提高个人防火意识

前消防处处长、工程师学会消防分部名誉顾问林振敏认为,不少唐楼的法团资源有限,未必有聘用管理公司协助管理楼宇,且法团成员全属义务性则,租户难以要求太多,因此法团对善后和纠正消防系统的积极性成疑,因此会出现善后不妥和消防系统欠佳的情况。

林又指目前虽有条例规定旧式楼宇需逐步改善消防设施和系统,惟目前本港有太多旧楼,分阶段改善速度迟缓,呼吁居民要自救唯有提高个人防火意识,例如租置单位前先检查清楚走火通道,以及参加消防处举办的讲座,学习如何使用灭火装置,主动预防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