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引入高流量鼻导管氧气治疗 第五波疫情助减长者转入ICU

撰文: 梁思行
出版:更新:

香港第五波疫情期间,各医院堆满呼吸困难或肺衰竭的重症患者,多数为长者,导致深切治疗部(ICU)负荷增加。为减轻重症病人,内科引入高流量鼻导管,为急性呼吸衰竭病人提供100%纯氧气,助患者转入ICU前稳定呼吸,以避免插喉、继续使用辅助呼吸机或病情恶化。

东区医院深切治疗部顾问医生殷荣华,曾在3月中被调配到伊利沙伯医院内科帮忙,当时医管局安排200部高流量鼻导管氧气机于内科,大大减低病人因病情转差而要转入ICU的情况。

东区医院深切治疗部顾问医生殷荣华(左)表示内科引入高流量鼻导管氧气机,可助患者转入ICU前已稳定病情。(梁思行摄)

高流量鼻导管氧气治疗与传统氧气治疗不同,在于传统氧气会与室内空气混和,病人吸入的氧气不稳;面对肺部急性衰竭、呼吸困难的病人,高流量鼻导管可提供100%氧气量,减少病人用力呼吸、换气次数增加的情况。

东区医院深切治疗部顾问医生殷荣华解释,病人很多时候患呼吸系统相关的疾病,由于肺部异常、身体缺氧,继而影响其他器官运作。

他指“一般病人用传统氧气轻轻帮助佢呼吸,每分钟吸入20至30升氧气已经足够”,但病人肺部功能转差、需要加大氧气提供量至40至50升,他则不建议,“如果加大氧气量,传统氧气机喷出嘅气其实会吹到个病人鼻腔好干、啲氧气好冻,‘啲空气好似搭飞机感’;但高流量鼻导管气治疗所提供的氧气比传统氧气比较暖、湿润,病人吸入𠮶阵都比较舒服。”病人吸入足够的氧气,病情亦相对较稳定,殷荣华表示,大部份人4至5天已有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