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跌天线得得B|心理学家忠告家长勿做3件事 幼童事后失眠要留意

撰文: 陈淑霞
出版:更新:

旺角朗豪坊玩具店KKplus发生1.8米高天线得得B公仔被“挨”跌风波,全城洗版,就连KKplus母企凯知乐国际今早(24日)股价亦有异动。事件发酵后,不少家长不禁问如遇类似事件如何应对,更关心幼童会否因此蒙阴影及创伤后遗。

有心理学家认为,幼童遇如此情境感惊恐属正常反应,家长首要自我保持镇定,安抚及疏导子女情绪,切勿不问情由“偏埋一边”,无论是向子女“发烂渣”还是怪责店方;另一心理学家则指,家长宜教导子女向店方道歉,并予以解释,以确立其待人接物及是非对错观念,与店方的相关交涉则应私下处理。

标价$52800的“黄金天线得得B”公仔在玩具店KKplus粉碎倒地照片疯狂流传,除了责任谁属及赔与不赔的争拗,两名小朋友呆望“Laa-Laa”的情景亦叫人心痛。据涉事家长郑先生今早称,大仔事后“僵晒好惊,完全无动作,企喺度耷低头望住公仔”,后来曾三度反复问及“点解个公仔咁恐怖?”

心理学家张传义:向子女展现“事情可解决”态度

临床心理学家张传义指,家长遇同类事件时,紧张、惊慌或担心在所难免,宜先稳定自身情绪,并向子女展现“事情可解决”的态度,及确保各人均无受伤,“唔好只系见到佢嘅不是,一味发烂渣,可能都未必关佢事”,随后始与店方交涉责任谁属。

小朋友感惊恐正常 家长宜鼓励表达情绪

张传义续说,小朋友感惊恐属正常反应,家长宜观察其言行,及鼓励其表达情绪,以对症下药:“唔好只系话无嘢嘅无嘢嘅,要聆听,小朋友表达佢情绪更加重要。”他提到,可透过选择题方式,作为提示,引导其表达感受,亦可留意其非言语的情绪表现,例如绘画或砌积木时有否异样。家长事后亦可与子女分析事发原因,从中汲取教训,面向将来,“究竟系多手、行得太埋,定系唔小心呢?第时再发生时,可以点做或避免呢?令佢更有可控感,(觉得个公仔)无咁恐怖。”

他指,最差的处理方法是不问情由“企喺一边”,“即刻闹个仔,或者觉得系舖头唔岩,不问情由系最唔理想。”

唔好只系见到佢嘅不是,一味发烂渣,可能都未必关佢事......即刻闹个仔,或者觉得系舖头唔啱,不问情由系最唔理想。
临床心理学家张传义

临床心理学家叶妙妍:避免在子女面前与店方交涉

另一临床心理学家叶妙妍则表示,从教养及待人接物角度而言,不论是有心或无意,家长宜先教导子女向店方道歉,为自已的行为负责,家长事后可向子女解释,免其感到委屈,“但唔系话畀佢知佢系做得岩。”家长亦可多教导子女外出时,切忌小心及勿随处触碰。

至于与店方交涉赔偿或作出任何法律行动时,家长可私下处理,亦应避免在子女面前过度斥责对方的不是,“例如话一日都系佢(玩具店)唔好,无围好个围栏等”,免他们感混淆,或误以为日后一旦出现争论时,可动辄以法律途径解决或免除责任,“因为呢个都有长远影响,始终涉及是非对错。”

幼童事后持续失眠、无胃口或低落要注意

她又提到,子女出现适度的惊慌属正常反应,若子女事后出现持续的情绪不稳,例如失眠、无胃口或低落等,始有机会患上创伤后遗症。

▼家长勿做三件事▼

不问情由偏埋一边,向子女“发烂渣”或怪责店方

不要只说“无嘢嘅无嘢嘅”,要鼓励子女表达情绪

不要在子女面前与店方交涉责任及赔偿问题

▼闭路电视直击天线得得B损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