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张竹君向私家医生发信 怀疑感染病人符合两大因素须呈报

撰文: 黄金棋
出版:更新:

全球各地陆续出现猴痘确诊病例,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周一(23日)表示,已发信予全港私家医生,提醒要留意怀疑猴痘个案。根据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向私家医生发出的信件中指,如有病人怀疑是猴痘个案,私家医生须将患者与其他病人隔离,并向卫生防护中心呈报。
至于呈报怀疑猴痘个案的标准,信中强调必须符合临床和流行病学两大因素。临床因素方面,病人会出现不明原因的急性皮疹,加上发烧、发冷或淋巴结肿大等。不过如果另一诊断可完全解释病征,则可排除为猴痘。

发病首数天发烧、剧烈头痛、肌肉痛和淋巴结肿大

张竹君周一向私家医生发出以“警惕猴痘”为题的信件,指欧洲及北美等非猴痘流行国家最近出现确诊个案,称截至5月21日,有92宗确诊猴痘个案及28宗怀疑个案已向世界卫生组织呈报。根据世卫资料,这些个案大多数是在向基层医疗或社会卫生科求诊的男男性接触者中发现。

患者通常自行痊愈 儿童死亡率较高

信中又提及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症状包括在感染猴痘后的首数天出现发烧、剧烈头痛、肌肉痛和淋巴结肿大。在发烧后约一至三日,口腔内会出现溃疡,身体其它部位会出现皮疹。病征一般持续14至21天,患者通常会自行痊愈。

在过去的猴痘爆发中,患者的死亡率介乎1%至10%,小童的死亡率会较高。

▼张竹君信件全文▼

需曾到爆疫国家或有男男亲密行为始呈报

信中又列出呈报怀疑猴痘个案的准则,强调须符合临床和流行病学两大因素。流行病学方面,患者要在发病21日内曾到过猴痘流行国家,包括喀麦隆、刚果民主共和国及尼日利亚等;或者曾到过非猴痘流行国家,如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及德国等,而与出现类似皮疹或确诊猴痘的人士接触过,或定期有男男亲密接触人士。

如病人在病发21日曾接触死亡或活生的野生动物,或非洲猴痘流行国家的动物,又或曾使用由相关物种制成的面霜、乳液、粉末等,亦符合流行病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