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弹增328宗创本月新高 两人检疫后访新旺会中招列本地感染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蔓延,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今日(17日)公布,新增确诊个案回升至328宗,创本月新高,数字也是近10日首次回升至逾300宗水平。
卫生防护中心亦发现多宗抵港人士,完成酒店检疫后,疑在本地社区感染个案。其中二人返回社区后,曾到访爆疫的红磡桌球室“新旺会”;另有一名从新加坡抵港的24岁女子,全基因分析发现感染本地流行病毒株,三个案均列本地感染个案。
输入个案占39宗 卡塔尔航空多哈航班触及熔断机制
本港今日新增328宗个案,经核酸检测及快速检测呈阳性个案各占166宗及162宗。确诊数字较昨日增加近100宗,亦是4月30日(当日有363宗确诊)后新高。
输入个案占39宗,患者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英国、泰国等国家。两宗属第12日阳性样本,分别是从印度抵港、CT值达36(即低病毒量)的55岁男子;以及从新加坡抵港、曾在今年三月确诊的34岁男子。两人在检疫期间检测均呈阴性,卫生防护中心估计二人属复阳个案。
由于卡塔尔航空营运于5月15日由卡塔尔多哈飞抵香港的航班(QR818)有三名乘客经抵港检测呈阳性,以及有一名乘客未能符合《预防及控制疾病(规管跨境交通工具及到港者)规例》(第599H章)指明的条件,卫生署遂禁止卡塔尔航空营运的客机在5月17日至21日期间从多哈着陆香港。
▼5月12日 卫生署公布“新旺会”爆疫▼
两名海外抵港人士到访“新旺会”后染疫
至于红磡桌球室“新旺会”爆疫群组,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表示,早前有两名从海外抵港人士,分别是一名从菲律宾抵港、第11日快测呈阳性人士,以及一名从美国抵港、第12日核酸检测呈阳性人士,报称曾到访新旺会。
根据全基因分析,证实两人感染的均属本地流行病毒株,即他们完成检疫,到访新旺会后受感染,故两个案均列为本地感染。
新加坡抵港女子疑社区感染
此外,一名在4月22日由新加坡乘搭SQ894航班抵港的24岁女子,她在4月29日完成酒店检疫,5月5日出现病征,抵港第12日检测呈阳性,CT值达24。根据全基因分析结果,发现与本地流行的病毒株相似,估计她在社区活动期间染疫,列为本地感染个案。
欧家荣指,“呢个唔出奇,因香港每日有200、300宗个案,社区有大量传播链,在人多聚集地方有机会受感染。”他又指,当局关注第12日检测才呈阳性个案,会检视有关个案属输入、本地或复阳个案,如CT值低,亦会检视是否在酒店感染,故所有个案均会做全基因分析。
BA.4输入个案增至7宗
欧家荣补充指,经全基因分析,发现早前4宗输入个案带有Omicron亚变种BA.4,分别涉及从英国抵港的34岁女子、42岁男子及67岁男子,以及从加拿大抵港的61岁男子。本港至今共有7宗BA.4输入个案,全部在机场或检疫酒店发现,早前发现的个案分别来自南非、美国、英国及加拿大。
残疾人士院舍有员工染疫 8名院友送检疫中心
在院舍感染个案方面,欧家荣指,一间早前有感染个案的残疾人士院舍,呈报再有一名员工感染。新感染员工在院舍其中一楼层工作,主要负责喂饭及个人护理,工作期间有戴口罩及面罩,最后一日上班为5月14日,翌日快测呈阳性。
患者工作的楼层,有八名在第五波未受感染的院友,及两名同事被列为密切接触者须检疫。他表示,该名员工做足保护措施,传播风险低,但因曾照顾同层其他院友,加上院舍出现爆发风险高,故安排未感染的院友到检疫中心,其同事则家居检疫。
昨日本港没有新增染疫死亡个案,第五波死亡个案累计达9,148宗,病死率维持0.765%,80岁以上病死率为10.44%。
小榄医院严重智障科1病人1员工染疫
此外,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质素及标准)刘家献表示,小榄医院严重智障科有一名女患者确诊,她长期留在医院,期间没有外出,5月8日曾有亲人探访,上周六(14日)发烧,检测呈阳性,现正接受隔离治疗,情况稳定,同房7名患者被列为密切接触者要接受检疫,曾探访的亲人核酸检测呈阴性。
根据医院感染控制组的接触追踪,发现同病房一名病人服务助理昨日亦确诊,院方正调查二人有否关连,病房已停收新症及探房安排,以及进行彻底清洁消毒,亦安排所有病人及职员接受核酸检测,正了解有否其他隐形患者。
▼5月15日 观塘工厦“御善私房菜”爆疫▼
▼5.19重开599F章表列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