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津申请障碍多 近一半受访在职贫穷望而却步

撰文: 王洁恩
出版:更新:

为帮助在职贫穷人士,港府推出“在职低收入家庭津贴”。香港社区组织协会今日(5日)公布调查结果,发现近一半受访者没有申请津贴,背后原因主要是资格不符及证明困难。当中,有逾三成受访者申请因工时不足192小时而不获津贴,更有人因从事小贩,或老板拒绝提供工时证明,使他们无法申请津贴。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于去年11月至今年1月进行调查,并访问170个在职贫穷家庭。调查发现,有48.5%受访者没有申请津贴,当中以不符合资格(38.8%)与证明困难(27.5%)为主。此外,更有34.8%的受访者因工时不足而不获津贴。社协批评政府对打工仔的工时要求严苛及证明困难,使不少低收入家庭被逼放弃申请,同时亦令散工难以受惠。

由于小贩没有工时证明,故此阿连无法申请低津。(王洁恩摄)

在职妇女阿连住在㓥房单位,于庙街从事小贩工作,由于没有工时证明,故无法申请“在职低收入家庭津贴”。她表示,每月缴交租金、水电费及小贩牌照费已花掉一万元,可是生意难做,收支长期不平衡,“我是最早开档,亦是最晚收档的小贩,昨晚更工作至凌晨一时,但每月仍没有余钱可用。”为了节省开支,她早餐只会饮奶,并不吃午餐,只到晚上才吃饭,“肚饿时,我会喝水,可支撑一会儿。”她认为政府应放宽政策,以让更多人受惠。

因老板不愿意为缪女士写工时证明,故她无法申请“在职低收入家庭津贴”。(王洁恩摄)

缪女士是单亲母亲,育有一名7岁女儿,现时住在深水埗一个㓥房单位。由于要长时间照顾女儿,她只能从事散工,故无法申报津贴,“因为工作时间不定,老板亦不愿为我写工时证明,所以我无法申请。”她表示,她每月收入只有7000元,但每月租金已花掉4000元,加上日常开支,缪女士每月也没有余钱,“我早上只吃面包,晚上只吃菜,肉全给女儿吃。”她希望政府可检讨“在职低收入家庭津贴”的申请制度,以助她生活质素。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早前进行调查,发现有近一半受访在职低收入人士没有申请津贴。(王洁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