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针|长者接种意欲提高 专家倡50岁以上及长期病患者打针
第五波疫情趋缓和,有消息指科学委员会将在本周三(6日)开会讨论第四针的具体安排,届时预料会讨论长者是否获优先接种。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表示,第三针加强剂的保护力将于四个月后开始下降,加上本港有机会爆发第六波,因此建议50岁以上及高危人士可接种第四针,与美国安排看齐。
中小企国际联盟安老及残疾服务联会主席李伯英指出,现时大部份院舍长者表示愿意接种疫苗,不肯接种疫苗者只占少数,其中100岁以上长者的家属就算明白疫苗具保护功效,惟担心长者年纪太大,故不想冒险打针。他又认为,安老、残疾院舍的院友及职员为第五波疫情中最高风险的一群,因此应优先打第四针。
▼3月1日 接种首剂疫苗人数突破600万▼
以色列、英美等地开放予长者及高风险族群接种第四针
现时全球多地宣布开打第四针,目标群众皆为50岁以上人士及高风险族群,包括以色列、智利、瑞典、德国、法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泰国成亚洲首个开打第四针的国家,韩国及新加坡亦先后宣布开打第四针。本港亦于上月(21日)开放予12岁或以上免疫力弱人士,接种第三针后相隔三个月接种第四针。
梁子超:或新冠变异病毒引发第六波疫情
梁子超表示,第三针加强剂的保护力将在四个月后开始下降 ,就算曾经受感染,Omicron抗体亦会在三至六个月内下降。加上本港或会因新冠变异病毒引发第六波疫情,市民有机会受感染或重新感染,并出现严重病变,因此有需要打第四针加强自身保护力。
梁建议,已接种第三针或康复者可于三至六个月内打第四针。他又指,本港染疫死亡的患者多为50岁以上,现阶段可考虑采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建议,批准50岁以上人士,以及高危人士包括长者及长期病患打第四针。
至于50岁以下组别的风险因素相对较低,尤其是已打三针或康复者。多打一针虽能增加预防重症的功效,但实际效用及持久性偏低,故没有打四针的迫切性。 儿童虽属第五波的高危群组,惟现时社会仍在讨论儿童是否必须打第三针,因此第四针言之尚早。
新一代疫苗应付第六波
梁子超提议,长者届时可到私人医生、疫苗注射中心或流动接种站打第四针,如个别长者因行动不便,或家庭成员未能带长者前往接种中心打针,政府可考虑为长者先做登记然后上门打针。而外展队亦可到老人、社区中心或院舍为长者打针。
另外,梁表示,长远而言不断打现有疫苗非应对新冠变异病毒的理想方案,并认为新一代、更广谱的疫苗面世,才能妥善处理变异病毒的免疫逃逸。疫苗能追上流行的变异病毒,才是将来对付第六波有效持久的方案。他又指, 倘若新冠肺炎变成风土病,政府应制定机制处理,例如以流感为例,专家每年都要针对当时流行病毒,重新匹配疫苗。
未打针长者家属明白疫苗有效 惟不想冒险打针
目前长者接种率正逐步上升,或将成为优先接种第四针人士。中小企国际联盟安老及残疾服务联会主席李伯英表示,现时大多长者明白打针能够提升自身保护力,因此打第一、二针的人数有所增加,加上政府着医护人员向家属解释清楚疫苗的详情,大大提高说服力,令原本不肯让长者打针的家属“回心转意”。
他表示,现时不肯接种疫苗的长者只占少数,其中100岁以上长者的家属就算明白疫苗具保护功效,惟担心长者年纪太大,故不想冒险打针。
安老、残疾院舍院友及职员应优先打针
李伯英认为,市民打针的抗体会随时间下降,因此病毒一日未变成风土病,全民皆需打第四针补充抗体。若今年社会成功清零,第四针可押后开打。他又指,安老、残疾院舍的院友及职员为第五波疫情中最高风险的一群,因此应优先打第四针。他解释,安老院长者为第五波感染及死亡率较高的群组,而残疾院舍人士虽年纪较轻,但各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需长期服药,亦属较弱一群;院内职员需长期照顾院友,打针能有效保护自身及长者健康。
安老服务协会主席陈志育表示,如长者愿意接种第一、二针,相信打第三、四针应该没有顾虑。他认为,长者应为疫情重点保护人群,若长者打第四针,对整体社会抗疫而言会较安心。
在美港人已打第四针
另外,一名女网民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自己已在美国接种第四针。她指身体检查报告显示,体内抗体未符合美国标准,经医生建议决定打莫德纳(Moderna)作为第四针疫苗。她打完第四针后,“第二日手臂肿左(咗)发红同热,成个人wing wing地(晕晕哋)”。
▼3月19日 九龙清真寺首次举办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