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案|油站转充电站 黄锦星:最快2年后落实 选址港岛中间位

撰文: 林颖娴
出版:更新: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周三(23日)出炉,为加快电动车普及,港府正准备逐步把部份现有油站及液化石油气加气站,转型至快速充电站。
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今日(25日)表示,预计2024/25年可将港岛其中一个相连的油站,其中一边改为充电站,他未有披露具体选址,仅透露是在港岛的中间。
另外,疫下市民转购外卖令废塑胶急增,他呼吁市民,尽量自备餐具,或将胶餐具和器皿洗干净后,再到绿在区区回收,减轻堆填区的负担。

电动私家车。(资料图片)

黄锦星今早出席商台节目《在晴朗的一天出发》时表示,香港要减碳,需在能源、绿色运输等方面入手,如电动车普及化。他形容电动私家车普及化不俗,去年每四部新落地私家车,便有一部是电动车,形容“比例冠绝全亚洲”。惟香港目前面对两个樽颈位,一是要依赖入口,二是私家车的充电配套,“如果越嚟越多呢啲车,最好要喺大家住嘅地方,如果有停车场有充电嘅基建,系最方便嘅做法。”

他表示,早前已拨款处理屋苑停车场加装充电设备计划,并形容“超额认购”。当局原本计划3年做6万个相关车位,但申请数字已是原本目标的一倍,故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已加码,将拨款再增35亿,预料全港住宅停车场中,将有一半受惠。

政府正准备逐步把部分现有的加油站及液化石油气加气站转型至快速充电站。(资料图片)

黄锦星说,当局会将油站转型为电动车充电站,预料2024/25年度,可率先落实将其中一个油站改装成充电站,并透露选址会在港岛的中间位,“有一个地方有两个油站痴埋一齐嘅,我哋将其中一个转为充电站,系能够适合香港呢个阶段嘅。”

疫情下堂食转外卖 望市民回收

疫情肆虐下,市民多以外卖代替堂食,令塑胶垃圾增加,黄锦星坦言,绿在区区回收的废塑胶有所增加,占整体回收量的一半,强调差不多所有外卖可回收的塑胶都可以回收,“你整得佢唔系太污糟,干净啲,攞去我哋绿在区区回收,都系能够减少堆填区嘅压力。”

他又指,今年会继续扩展回收便利点,除在鸭脷洲增设新一间外,上半年亦会再在不同地区增设多9间回收便利点,令总数增至32个。

▼财政预算案懒人包▼

+1

至于应对气候变化,黄锦星指,需要有技术上的硬件、政策和财政支持,而香港作为金融中心有其重要角色,因此政府发行绿色债券,包括有零售债券,让市民大众参与,并支持相关项目和人材培训等。他续说,包括将在北区设立的第二号厨余厂和绿在区区,“市民参与不但可以作为投资工作,仲可以支持气候行动同环保项目。”

▼政府2月23日公布今年再推出电子消费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