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乱地区见证生离死别 无国界医生夺人道年奖:至少生命曾被重视
“香港人道年奖2021”得奖名单今日(15日)揭晓,其中一位得奖者陈诗珑是一名无医界医生,曾先后到南苏丹及也门两个战乱地区执行人道救援工作,过程当中面对生离死别,但未有令她萌生退意,反而明白到即使未医好每一位伤者,最少也要令他们感受到生命曾被重视过。
撰文:马炜杰、房晓彤
陈诗珑深信每个人都应享有平等机会接受医疗服务,于2014年加入无国界医生,远赴受战乱或物资贫乏的地区,协助有需要人士,提供医疗支援,先后到南苏丹及也门执行为期三个月的人道救援。
她于2016年被派往南苏丹首都附近的博尔地区,是首次执行海外医疗救援任务,首次踏足战乱地区,卫生环境极度恶劣,不但未有令她萌生退意,反而见到当地人受到战火洗礼仍坚强地面对生活,令她更有勇气和动力继续参与人道救援工作,“呢啲野总要有人做”。
到2019年,陈诗珑再到也门穆哈港执行救援任务。到达第一晚就遇上战火,未进行安全简报已经需要到安全室躲避,在枪火声下更无法入眠,战火过后第二日到医院更充斥大量的病人,用了三日时间才为所有病人完成手术,回到宿舍后因为太累的关系即使仍有枪声都能入睡。
她又提到在也门遇上一名无父无母,却需照顾四名弟妹的13岁男孩,他因手部被斩伤而入院缝针。隔一段时间,他又因误踩地雷区而需要进行膝上截肢手术,“佢嚟到只脚都已经烂晒,佢只脚都差唔多冇,冇得拣一定要做膝上截肢”,男孩初时发现左脚遭截肢十分激动,但最关注的却是弟妹是否有粮食和庇护所,最后在伤口未拆线的情况下离开医院。她与红十字会又准备好男孩回来覆诊时为他装上义肢,不过,下一次见到男孩时他已在急症室内,身上有多处枪伤,奄奄一息,迷糊中向陈医生留下一句“我翻嚟覆诊喇”后便不幸离世。
陈诗珑坦言,经过13岁小朋友的死亡,开始质疑所作所为是否有用,认为即使再参与几多次人道救援都无用,“佢走咗去又返翻嚟,总有一次会好似呢个小朋友咁”,认为政局不变战争继续,能够做到的事只是很渺小。到最后陈诗珑得出结论,明白到人道救援的目标最重要并非能否救活伤者,而是让伤者明白到在临死的时候有人向他们申出援手,而非孤独地在战场上失救而死,“至少生命曾经被重视过”。
香港红十字会与香港电台合办的“香港人道年奖2021”今日(15日)举行颁奖礼,有六位不同界别的香港人道年奖得奖者及两位香港人道新力量得奖者,得奖者除陈诗珑医生外,亦包括红十字会境外志愿人道义工洪正机、本港唯一一位法医人类学家李衍蒨、“希望种子篮球亚洲”创办人梁国威、“小BB安息关注组”创办人谢美儿及“中大香港儿童眼科计划”发起人任卓升;香港人道新力量方面,则由“同行鸟”创办人陈伟文及红十字会制服团队义务领袖何惠杰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