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口痛气喘被当肺痨医足10年 确诊罕见慢性血栓塞肺高压命剩半年
“年纪大,机器坏”走路容易气喘、呼吸困难、胸口疼痛不适等这些都是常见年纪大问题。或稍有不慎,被误以为当肺痨医治,但背后可能隐藏一罕见疾病——慢性血栓塞肺高压(CTEPH),若未被发现及即时作出适当治疗,五年存活率低至一成。
“一般人根本冇可能知咩事,净系知心口痛。”罗先生在十年前晕倒在街上后,持续心口痛、气喘,一直被误为肺痨医治,两年前才被确诊为罕见疾病“栓塞性肺高压”,当时寿命已只剩约半年,经手术治疗救回一命。
初期感呼吸困难 严重会心脏衰竭而死
年过七旬的罗先生,10年前在街上过马路期间突然晕倒,醒来之后持续有心口痛、久未能入睡,当时行路亦有气喘症状,上楼梯无法上至三楼、甚至二楼的梯级。平日走在街上,大概每走到一间商店的距离,便要休息数分钟休息及“回气”。
他最初期去到一间医院求院,当时医生诊断他为肺痨,并处方抗生素服用。服用约半个月后依然没有改善,更有恶化的迹象。“讲真呢样嘢要撞正(有经验的)医生,先睇得到你有呢种情况。我哋一般人根本冇可能知道系咩事,净系知道心口痛。”
栓塞性肺高压是一种罕见的肺高压疾病。肺部的动脉管腔内形成血栓和纤维性狭窄,导致肺部动脉阻塞,渐渐肺血管的压力随之增加,导致病人患病初期感到呼吸困难,严重会导致心脏衰竭而死。
手术成功 两年后已“行几条街都得”
由于病情已持续10年反复不断、症状没有改善,罗先生经转介到玛丽医院,终于发现确诊“栓塞性肺高压”,当时若不做手术,寿命可能只剩约半年。经风险评估后决定接受肺动脉内膜切除(PEA)手术,身体已渐渐恢复。
目前手术两年后,罗先生定期服用药物稳定病情,呼吸亦无大碍,“以前行一两层楼梯就要唞唞,宜家要我行几条街都得!”
手术需要开胸风险高 有新药提高存活率
心脏专科黄加霖医生称,这个罕见病发年龄一般约63岁,病因可由很多不同因素引致血管出现血块,目前研究显示,急性肺栓塞是诱发栓塞性肺高压的主因。治疗方法主要依靠PEA手术,当非每一位病人身体都适合。“因为PEA手术需要开胸进行,如果患者身体唔可以承受风险,或者喺肺部一啲中、远端位置,医生唔能够移除阻塞嘅位。”
不过,黄加霖续,近年医学界研发出sGC刺激剂(全名:soluble guanylate cyclase)可以有扩张血管作用,这类药物进入血管平滑肌后,能扩张血管、减低压力。他指,经欧美医学使用经验反映,服用后患者可持续改善运动能力达两年,六年内持续服用的存活率达八成。
香港罕见疾病联盟会长曾建平指,现时香港罕见病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多个不同专科的诊断,才能获知患上罕见疾病。本港投放罕见疾病研究及发展的资源极少,以致缺乏具经验的罕见病医护人员,部份患者更因为延误救治而最后求助无门。
他称,本港对肺栓塞性肺高压病患者没有一个官方统计,但经外国研究及本地医生临床经验推算,每一百万人中约有3至5人患有栓塞性肺高压。他希望,增加医护和研究人员对于罕见疾病的认识,协助研发新药物或疗法。另外建议建立罕见病病人名册,定立临床和医学定义,将更多药物纳入安全网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