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铁纵火】列车埋站如“火”车 铁路迷遇险﹕港铁应变措施不足

撰文: 潘安奇 杨婉婷 王译扬
出版:更新:

港铁纵火案事隔两日,众多伤者除伤势未愈,恐怖经历也在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身心俱伤。案中部分伤者甚为年轻,除了伤势严重、手脚二级烧伤的女学生高芷楠外,原来另有一名铁路迷的姓夏中学生亦受伤不适送院。《香港01》记者今晚向他了解情况,夏忆述当时独自在尖沙嘴站月台等候列车埋站,他指出,港铁广播说列车有所延误,起初不以为然,讵料列车驶至时,车头火光熊熊俨如“火”车,车门甫打开,月台即被白烟笼罩,乘客蜂涌而出及大叫﹕“爆炸呀,自焚呀,快啲走呀。”夏事后因感眩晕,气管受伤,入院治理后已出院,惟心中已留下阴影,彻夜难眠。

列车埋站时,车头冒火光,有人逃生,有人救人,有人拍照。(资料图片)
“我等咗两班车后,第三班车嚟紧时,月台有广播就话列车会有小小延误,初头以为讯号故障。随即架车嚟到时,埋站速度比平时慢,一见到车头就有火光,仲以为自己眼花。”
就读中四的铁路迷Jonathan
列车的车头火光熊熊。(资料图片)

列车埋站速度较平日慢

身为铁路迷却遭逢不幸,对就读中四、16岁的夏同学Jonathan而言,坦言感到难过。他忆述,事发时他与亲友吃完晚饭后,独自一人到港铁尖沙嘴站,拟乘搭列车返回美孚新邨的住所。他站在荃湾线列车的第三卡月台等候列车,讵料碰巧遇上纵火事件。“我等咗两班车后,第三班车嚟个时,月台有广播就话列车会有小小延误,初头以为讯号故障。随即架车嚟到时,埋站速度比平时慢,一见到车头就有火光,仲以为自己眼花。”

当列车埋站后,月台上候车的乘客仍懵然不知,全无疏散逃走的意识。惟车门一打开后,浓烟攻出,月台转瞬间被白烟笼罩,众人才意会有事件发生,慌忙逃走,现场情况混乱。“一开门啲人就涌晒出车,系度嗌爆炸同埋有人自焚,就嗌我哋快啲走,然后随即啲烟就攻出嚟月台个度。好大烟,白色嘅。”

Jonathan称当时有烟有火,更弥漫著攻鼻灼喉的臭味,“我跟住啲人搭扶手电梯上大堂,当时啲情况都几混乱,啲人个个都争住走,啲人涌出嚟话入面个车厢好臭,个个都掩住鼻。”

Jonathan坦言自己也曾拍照,但目的是要“做证据,影低个事实”。(王译扬摄)
“点解要等著火列车到达月台后,啲乘客落车,扰攘一轮后先疏散,当时月台上都企满晒人,场面几混乱。”
就读中四的铁路迷Jonathan

疏散广播来得太迟 月台逼满人潮

Jonathan指出,港铁在危急情况的应变措施显然不足,批评紧急疏散的月台广播来得太迟,当有人按下紧急制通知车长有事故后,港铁职员应立即到月台疏散乘客至安全位置,“点解要等著火列车到达月台后,啲乘客落车,扰攘一轮后先疏散,当时月台上都企满晒人,场面几混乱。”

他又认为港铁缺乏宣传灭火讯息,不少乘客只知有灭火筒存在,却不知其位置,加上不熟悉灭火筒的使用方法,一旦有意外发生时,便会鸡手鸭脚,错过救援的黄金机会。

救人为先 拍摄留证据助调查

Jonathan续指,当时危机近在咫尺,仍有不少人“唔怕死”靠近现场拍摄,他亦坦言在走上扶手电梯前,曾举机拍摄月台情况,但被白烟阻碍视野,只见白蒙蒙一片,也看不见任何伤者。对于网民斥责乘客只顾拍摄,而不上前救人,夏解释拍摄片段或照片可作证据,但前提应以救人为先,也不应阻碍及影响救援﹕“见到有伤者,或者有人救火嘅时候,你拍片做一个证据,影低个事实,我觉得就无乜问题。但如果无人帮手,而你系度拍片就有问题,亦会阻碍救援。”

作为铁路迷,Jonathan对港铁内发生纵火事件感到遗憾,他事后因气管灼痛、不断咳嗽及头晕,需要送院进行验血检查,幸无大恙,即日便出院。事隔两日,虽然其身体已痊愈,但内心仍有阴影,幸现时已稍为平复,“会惊呀,会比佢吓亲,个晚一合埋眼就谂起呢件事,瞓得唔好,而家心情平复咗啲。”他指事件未有对他造成太大影响,日后仍会乘搭港铁。

港铁站内放置灭火筒,但Jonathan认为不是人人皆知其位置,也不懂得使用,建议港铁多作宣传。(王译扬摄)
列车行驶时,王先生与纵火犯只在咫尺之间。(资料图片)

车长曾广播急问﹕“咩事?咩事?”

任职侍应的魏先生,事发前从金钟站上车,欲前往旺角。魏忆述指,他甫上车即坐着玩手机,当列车过海之际,车厢突然传来广播声:“咩事?咩事?”他起初以为“有人玩嘢”,故不以为意,其后他再听到广播的语气渐趋焦急,再问﹕“咩事?咩事?”,始感到奇怪,再加上一股极刺鼻的“㶶味”涌至,车厢气氛开始变得“怪怪地”。

魏形容,当时车厢内非常挤迫,众人仍未知发生何事,他曾推测有机件故障。其他乘客逐渐鼓噪,但仍保持冷静,呼吁“打开车窗”及“拉紧急制”。车窗被打开后,刺鼻焦味得以缓和,但他仍禁不住咳嗽了数次。大概两分钟后,列车迅即到达尖沙咀站月台,众人立刻离开车厢。

当时,车头有大量浓烟从车厢中涌出月台,一名伤者坐在地上,脸部及脚部发红,魏仍未知发生何事,其后他随港铁职员前往大堂,再送往医院检查,确定身体没有大碍后出院,直至看到新闻后始知车厢发生火警。

与疑犯咫尺之间 冲过火场逃生

另一名伤者黄先生指出,事发时他已下班,乘搭涉事列车欲前往旺角站转车,怎料却与纵火犯身处同一卡车内,两人的距离甚接近。他忆述,当时因跌了眼镜,看不清楚疑犯的纵火过程,只觉得车厢内“乱,但唔会失晒控,有人嗌救命”,然后车厢内传出车长广播,提及发生紧急事故,他便立即逃生。不过,因起火位置在车卡中央,他必须绕过火场,才能逃至第二卡,故逃生时鼻子被火灼伤,“我有走嘅,走先至靠近到个火,佢(疑犯)系我前面,要走过佢先离开到,所以个鼻就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