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纪念馆重塑“四大寇”革命道路 曾因论政被视“大逆不道”

撰文: 孔繁栩
出版:更新:

今年是孙中山纪念馆15周年馆庆,适逢孙中山诞辰155周年暨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孙中山纪念馆明日(10日)起举行“四大寇—从照相重塑革命记忆”专题展览,透过逾50件文物和历史照片,介绍“四大寇”的革命事迹和不同的人生经历。康文署指出,“四大寇”源于孙中山与三名志同道合好友经常聚首一堂,讨论时政,当时四人的言论被视为大逆不道,因此被称为“四大寇”。

孙中山纪念馆明日(十二月十日)起举行“四大寇——从照相重塑革命记忆”专题展览。图示“四大寇”和关景良五人合照的复原场景。(康文署图片)
+3

康文署表示,孙中山于1887至1892年在香港习医期间,与三名志同道合的好友陈少白、尢列和杨鹤龄时相往还。四人经常聚首一堂讨论时政,当时四人的言论被视为大逆不道,因此被称为“四大寇”,他们同时是孙中山忆述其革命言论时代的关键人物。

展示《孙文学说》及“天下为公”横幅复制品

展览展示四人从高谈阔论到奔走革命的道路,迥异的人生历程和终结,从而令参观者了解中国近代革命历史的发展。展览展出多项由广东省的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借出的珍贵展品和历史照片,亦有香港历史博物馆、香港大学图书馆和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的藏品。重点展品包括“四大寇”合照的玻璃底片;一九一九年刊行、封面钤印“杨四寇堂”的《孙文学说》(复制品)及杨鹤龄手书“天下为公”横幅(复制品)等。

展览由明日起至明年3月16日,在香港中环半山卫城道七号孙中山纪念馆举行。除12岁以下和65岁或以上的人士及使用“安心出行”有困难的残疾人士获豁免外,所有人士进入康文署的办公处所和辖下场地前必须使用“安心出行”流动应用程式扫描场所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