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简体字纳中小课程 新民盟斥旨在中港融合

撰文: 梁融轩
出版:更新:
新民主同盟党内报名参选立法会,反应较预期踊跃。(范国威facebook图片)

教育局去年12月推出咨询文件,其中提到学生在掌握繁体字后,亦应具备认读简化字的能力,新民主同盟今日到政府总部外抗议,强烈反对将简体字纳入中小学课程。成员兼大埔区议员任启邦表示,担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习简化字,会混淆繁简写出更多错别字,并加重学习负担,甚至往后会影响繁体字的法定地位,旨在赤化香港。

咨询期至周一 家长积极呼吁去信反对

咨询文件引起社会广泛回响,咨询期至周一(15日)结束,由国民教育家长关注组等团体以至坊间,都抓紧时间呼吁家长积极回应,去信教育局课程发展处反对。

新民主同盟十多名成员今早到政总请愿向教育局代表递交请愿信后离开。其中任启邦带同两名儿子参与,任指新民盟讨论此议题时,大多成员都表示没有特别学习认读简化字,但在高中以至大专阶段,部分参考书及资料网站以简体字书写,耳濡目染下就学懂认读,因此认为不需要在中小学阶级特别学习。

新民盟认为,在中小学阶段同时学习繁简字,书写时或会出现“时繁时简”的写法,甚至增加错别字的机会。繁体字常以部首为认字的重要一步,然而不少简体字简化系统杂乱无章,难以理解影响学习。咨询文件中建议掌握繁体字学生认读简体字,但需要分辨掌握程度,加入考试用作筛选在所难免,将加重老师和学生负担。新民盟指这是一个政治决定,目的是要“中港融合”及接受赤化思想教育,减低繁体字的社会地位及认受性。

教局撰文重申无意规范学习

而教育局就指近日有不少关于简化字的误解和不确报道,今日上载题为〈繁简字问题正面睇〉文章希望澄清,内容主要为日前回复传媒查询的总结,指2002年的《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指引》已清楚列出,学生应掌握认读简化字的能力,主张小学阶段不宜同时学习繁简二体,建议待学生具备繁体字的基础后,在中学阶段始酌量认读简化字。

教育局重申并没有计划在中、小学阶段规范学生在常规课堂内学习简化字,亦并不评审以简化字编纂的教科书,更无所谓以简化字取代繁体字、“一体化”或令繁体字消失的含意或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