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专访|黄锦星否认野猪捕杀令与警员受伤有关 称酝酿一段时间
上周二(9日)一名男辅警于北角遭野猪咬伤,渔护署事隔3天后宣布,会定期捕捉在市区出没的野猪,及将野猪人道毁灭,周三晚(17日)渔护署更于香港仔深湾道首次采取行动,捕杀7只野猪。政府做法引起社会争议,有意见更质疑当局因警员受伤,才出现政策“急转弯”。
环境局局长黄锦星昨日接受《香港01》访问时否认相关质疑,他指,过往“捕捉及避孕/搬迁计划”成效不理想,今年野猪伤人数字达10多宗,“政府近半年都就呢啲数字有担心,为社会大众安全觉得需要加强,其实(新措施)都酝酿一段时间。”
渔护署在2017年起推出野猪捕捉及避孕/搬迁计划恒常化,并透过处理清理食物的残渣、加强执法等措施处理野猪滋扰问题。不过至近日突然一改以往方针,公布会将在市区出没的野猪捕捉及人道毁灭。
黄锦星在专访中,被问到政策转捩点是否与上周有警员受伤有关。黄锦星思考片刻才回答说,今年野猪伤人数字比数年前增加10倍,政府“就点样照顾市民、大众安全已酝酿多时。”
黄锦星︰捕捉及避孕计划成效“唔达致理想”
黄锦星解释,近三年受伤人士涵盖老、中、青,“唔同年纪都有人受伤害”,而且野猪有带病菌风险,包括有人畜共通疾病,“太接近市区或者会传播疾病,影响到市民大众嘅安全。”他又强调,过去曾就野猪问题尝试不同方法,而捕捉及避孕计划成效“唔达致理想”,故政府近半年思考加强处理有关问题。
爱护动物协会︰野生动物管理应先采取非致命性方式
爱护动物协会回应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野生动物管理都应先采取非致命性方式。要有效管理野生动物必需多管齐下,包括教育市民大众,禁止喂饲野生动物,妥善管理垃圾,减少繁殖数量等等,尽量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干预。爱协又指,野生动物是香港自然生态的一份子,人类应该尊重其生存空间。
环境局及渔护署6月曾称 预期野猪滋扰个案未来数年逐渐减少
翻查资料,环境局及渔护署在今年6月曾向立法会交代野猪管理计划情况,文件中指,一些惯常于繁忙市区或公众地方出没,特别是被搬迁至偏远郊野后仍经常重返市区的野猪,由于已习惯在人群中活动及觅食,该些野猪可能会对市民及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构成潜在风险。该署当时又指,正进行评估,研究是否有需要修订指引,将野猪纳入人道处理的类别。
该署称,2017年起接受避孕疫苗及绝育手术的野猪数目分别为191及158只。不过文件中表明,透过不同措施已解决或暂时解决约60%的野猪滋扰黑点的问题,由于部分措施,例如避孕疫苗“于中长期阶段会逐步显现其成效”,部门预期野猪的滋扰个案在未来数年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