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 │历史科仅45%选答中国史 考评局:考生对中国社会主义欠认识
考评局今日(4日)发表2021年中学文凭试(DSE)历史科《试题专辑》,2020年DSE历史科其中一题涉及中日关系的考题惹起争议被取消,令不少考生对涉及中外题目为之却步。
到2021年,历史科鲜见涉政治试题,而卷一资料题要求考生四选三,考生多选答“一战”、“冷战”及“香港史”,只有45%考生选答“中国经济史”,与其余3题有75%至95%选答率差距甚远,即使有答,考评局报告亦指考生作答表现未如理想,大部分考生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特色的认识不足。
DSE│129间内地高等院校招港生 免内地联招试 明年3月起报名
题目涉社会主义现代化特色及80年代深圳经济发展特征
历史科卷一试卷总分为60分,设四条历史资料,考生可选答任何三题,当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冷战”和“20世纪上半叶的香港”较多考生选答,分别有95%、85%及75%,最少考生选答的是“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题目,只有45%。
“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涉及三条分题,主要问及(a)1950年代和199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特色、(b)1980年代深圳经济发展特征,及(c)探讨1978年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有效因素。
DSE│中文写作乱引范文 曲解君子坦荡荡误解爱迪生 盘点6大错位
报告批评考生只陈述资料 部分仅叙述史实欠归纳
报告指考生作答分题(a)表现未如理想,大部分考生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特色的认识不足,(b)表现平平,只陈述资料,(c)表现未如理想,稍逊的考生仅叙述史实,未能扣紧题旨及归纳因素。
卷二论述题七条题目当中,涉及“香港1971至1997年在亚太地区角色”表现“未如理想”,大部分考生未能恰当及有效运用史实,亦未能集中讨论该时期香港在地区上所担当角色,;其余有四题表现“令人满意”,分别涉及“辛亥革命”、“日本史军国主义”、“两次世界大战”及“20世纪史”;表现“尚可”分别为“北约及欧洲共同体”和“国际组织成效”。
考评局:备试充足但表现未必与所付努力成正比
考评局总结,考生备试充足,但表现未必与所付出的努力成正比,直加强识别题目关键词、使用史料支持论点等能力,亦应避免默写“范文”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