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X光检查半紧急等8个月 新界东要1.3年 医生:肿瘤数月扩散
今个月(10月)为国际乳癌关注月,病人越早发现乳癌,越有助康复,而其中一个协助诊断乳癌的常用方法是做乳房X光造影检查。不过,医院管理局的轮候时间遥遥无期,即使是半紧急个案轮候时间中位数都要8个月,同比升超过30%,而新界东联网更是“重灾区”,竟达1.3年冠绝全港。
有医生称,X光造影检查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筛查工具,若病人早有乳癌,几个月内已可迅速扩散。病人组织批评,“次紧急个案已经有一定怀疑,可能已经有病征,有机会系乳癌初期”,难以接受轮候时间过长。
医管局解释,因应新冠肺炎疫情,放射科部门按病人缓急情况,延迟乳房X光造影令轮候时间延长,随疫情放缓服务巳开始回复正常,新界东联网则因放射科医生人手短缺和需求不断增加。
延伸阅读:01专访|乳癌筛查首月近千人参与 刘燕卿:反应好、可扩至基层
公立医院的轮候时间长期为人诟病,其中协助诊断乳癌的乳房X光造影检查亦不例外。紧急病人大致在两周内获得服务,但半紧急及稳定病人都是“重灾区”。半紧急病人方面,2020至2021年度7个联网整体轮候时间中位数达33周,即近8个月,同比升8周增幅达32%;其中新界东联网一年间大幅攀升,轮候中位数达69周即1.3年,同比急升近两倍半。
稳定病人随时要等足两年
至于稳定的病人,七个联网整体轮候中位数为59周即1.1年同比跌22%,最夸张的联网要数九龙中联网达到足足两年(104周)、新界东及九龙西联网就紧随其后,分别轮候82周(1.6年)及79周(1.5年),九龙西联网轮候时间同比跌55%。
乳房X光造影检查是常用筛查工具
外科专科医生周芷茵称,乳房X光造影检查是常用筛查乳癌的工具,“睇到好细,早期未成形的乳癌,会睇到恶性钙化点,睇到癌细胞生长嘅过程,白色一点点就系佢嘅行踪。”她称私家医院没有紧急、半紧急等分类,但公立医院因应接不暇需要分流,相信会以年纪及乳房硬度划分,“年纪大又摸到乳房有硬块相信系最急”,而10多至20岁女士就算乳房痛就可能被列为半紧急,发现乳癌机会较低。
公立医院半紧急个案轮候时间长,周芷茵提到肿瘤会在3至4个月内扩散,以往在公立医院轮候过长的病人,可能都会转到私人市场检查,再回到公院跟进节省时间。
关注病人权益的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彭鸿昌就批评,“次紧急个案已经有一定怀疑,可能已经有病征,有机会系乳癌初期”,难以接受轮候时间过长,忧虑会令患者病情恶化至下一个期数。
医管局:疫情令造影检查延迟
医管局回复时解释,为应付新冠疫情放射科按病人缓急情况,延迟造影检查,随疫情逐渐改善,检查服务巳开始回复正常,当局亦致力改善轮候时间,包括在东区医院和玛嘉烈医院分别增添各一部乳房X光造影机。不过当局承认放射科医生及放射师人手严重短缺,需要持续检视人手情况和服务需求。
至于新界东半紧急个案轮候时间最夸张,医管局解释新界东以联网为单位,统筹和提供造影服务,疫情期间调整非紧急的检查服务和缩减服务节数,联网内放射科医生人手短缺和需求不断增加,联网会在正常工作时间以外,透过特别酬金计划(Special Honorarium Scheme, SHS)提供额外服务节数“清龙”,处理因疫情积压的半紧急及稳定个案。
病人权益组织:医管局应考虑推出公私营合作计划
彭鸿昌质疑SHS的成效,“大家叫SHS做卖血,其实系恶性循环嚟,正常人卖血都惨,依㗎医管局医生系贫血都要卖血,会呕血死㗎。唔够医生,比多啲钱医生,令你再辛苦啲,根本就系双输,医生输在辛苦,病人输在等得耐。”他促请医管局认真考虑推出公私营合作计划,理解当局会忧虑私人市场发展蓬勃,会加剧医生流失问题,但现时无法再拖延,要有破格思维处理。
医管局有就专科门诊的紧急及半紧急新症订出目标周数,分别为2周及8周,公众可监察达标与否。不过当局就指乳房X光造影的紧急、半紧急都无目标周数,即没有“合格”水平。
彭鸿昌认为现阶段订出服务承诺意义不大,“订咗都唔会做到”,但长远而言都要公布有关目标让社会得悉。当局称如病人证实或怀疑患有癌症,将会被纳入优先处理类别,按病情缓急安排病人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