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博物馆|首批展品曝光 九龙皇帝墨宝打头阵 聚焦社会文化变迁
久违多时、收藏当代视觉文化展品的M+,将于11月12日(五)正式开幕。西九文化区管理局早前安排传媒预览,率先一览首批面向公众的馆藏,其中位于地下大堂展厅的“香港:此地彼方”,打头阵展示艺术创作、平面设计、建筑及流动影像的多项精选馆藏,以个人及集体视角出发,追溯战后至今大半世纪的社会面貌锐变,以至未来的投射,包括“九龙皇帝”曾灶财墨宝、知名摄影师Michael Wolf镜头下的彩虹邨等,汇聚独有的香港故事;也有讽刺本港住屋困境的《飘流家室》,以毛泽东与英女皇大头像二创、探讨回归主题的海报,原来视觉文化既是艺术反思,也是生活日常。
M+开幕周将横跨3个周末,除展览外,另设多项活动包括对谈、导赏、现场表演、工作坊、放映等。博物馆开幕首年,持有效身份证明文件的本港居民可免费入场。
延伸阅读:M+博物馆开幕多角度呈现香港故事 策展人:无受政治压力迫改方针
精选展品率先预览:
踏入M+博物馆地下大堂展厅,门内有门,以“九龙皇帝”曾灶财墨宝作点缀的一道木门,带领观众穿越时代脉络之旅。草庶民间的街头涂鸦,在大街小巷留痕,灯柱、邮箱处处风光,构成本港独有的文化符号。随意土炮的风格,跳脱中国传统书法典雅,也曾遭人非议,认为难登艺术殿堂,甚至有碍观瞻。
策展人:曾灶财的作品已经是香港的标志
“但我哋就唔系咁睇,从视觉文化而言,佢嘅作品已经系一个标志,入咗流行文化平台。”这道木门由M+早年购藏,M+香港视觉文化策展人彭绮云介绍道,“我哋(个展览)想用呢种非传统开始。”象征之义不言而喻。旁边一帧九龙地图,满载洋洋挥洒的毛笔大字,彭绮云指向左方一隅,正是西九文化区所在位置,她微微一笑,“都几有意义。”
艺术变奏离不开社会变迁,也包含艺术家的体悟。展览的时间轴由60年代起始,画坛的“新水墨运动”悄然兴起,中西与新旧的碰撞,筑起前卫的艺术语言,展览陈列运动先驱吕寿琨与其门生作品,各自生辉。
艺术创作扣连社会脉络
六七暴动,本港陷入社会动荡,稳定民心的“香港节”宣传海报及以“男子汉”为主题的警队招幕广告,也可窥探当年境况。不说不知,一系列广告皆出自“垃圾虫之父”、时任政府新闻处创作总监许敬雅(Arthur Hacker)手笔,“𠮶阵嘅设计行得好前,打破传统同普罗大众沟通。”身份认同也与社会脉络紧密相连,越南难民在港的岁月,也触发艺术家Tiffany Chung 与当地新生代艺术家创作《漂流者》,活现历史。
本港步向回归,展馆中两帧以毛泽东及英女皇大头照创作的海报系列甚是触目,属于著名设计师刘小康作品《应回去,港回归》和 《终回来,港回归》,借同音之趣折射心声;同是设计界大师的陈幼坚,其《为人民服务》海报及为歌手罗大佑设计的《首都》唱片歌词本,以平面视觉回应时代。
船屋讽刺香港畸形楼价
艺术家的活力层出不穷,也反映社会议题当下,行为艺术家黄国才的《飘流家室》,以自制的袖珍船屋出海,在维港漂浮“居住”,讽刺香港楼价及纳米式住屋环境,也呈现港人
游移流离状态;M+委约作品、张志强的《变形蜗居》,则以1比1展示其真实家居的机动式设计,并由工作人员即场示范“推墙变身”,妙现灵活、突破限制。
德国知名摄影师Michael Wolf的遗作《建筑密度#8b》,以镜头呈现彩虹邨外墙的几何稠密布局,策展人刻意将其与官方设计草图并行而置,以民间视角反思官方房策。
展览中不可错过的尚有江记(江康泉)的委约流动影像装置《海市镜花》,延续《离骚幻觉》风格的变奏,意图探讨人际之间与城市关系;《前后与左右》则集合本港知名电影,及以香港为背景的外语片包括《攻壳机动队》、《2046》、《岁月神偷》等剪辑片段,勾勒与探索本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想像。
M+“香港:此地彼方”展览
日期:2021年11月12日至2022年11月27日
地点:M+ 地下大堂展厅
票价:首年免费 (需持有效身份证明文件)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