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黄伟纶:研订私楼单位最细标准 冀4人公屋户增至480呎

撰文: 林颖娴
出版:更新:

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到会将新界北部打造成“北部都会区”,亦会重启屯门龙壳滩和沙田马料水的填海计划,新界北将迎来“大变天”。发展局局长黄伟纶今(8日)引述更新版本的《香港2030+》规划策略研究,较2016年预算的1,200公顷增加1.5倍,他解释估算膨胀的主要考虑在于,民间希望“住大啲”的期盼,强调若土地供应持续增加,可考虑将公屋人均居住面积增加10%至20%,公屋四人单位有望由现时不足400平方呎,增至480平方呎。
他透露,除了正在研究的“明日大屿”中的公屋会采纳新的住屋原则外,亦会研究规范私楼的最细单位面积。

黄伟纶表示,土地供应专责小组筹备《香港2030+》规划策略研究时,社会充斥不满声音指“愈住愈细”,他形容是社会的“痛点”,希望改善居住空间,以满足市民希望“住大啲”的愿景,又指若将人均居住空间增加10%,便可每人有215平方呎,若进一步增至20%,每个人则可住237平方呎。他提到东京的人均居住面积为210平方呎、上海为260平方呎、新加坡则为270平方呎,一河之隔的深圳则达300平方呎。

他表示,未来10年的土地供应将高于需求,有望在下一个5年的公屋规划,将人均居住面积增加10%至20%。他以四人公屋单位为例,指现时单位呎寸不足400平方呎,若增加20%便可大增至480平方呎,大增近100平方呎,他形容想法“乐观”,但“总比而家好”。

▼2021年《施政报告》发展新界北▼

+25

他续指,较远期的规划,如正在研究的“明日大屿”交椅洲规划中内的公营房屋单位,已会加大10%至20%人均居住面积来规划,“北部都会区”仍未纳入规划的土地,亦会将有关原则增长纳入考虑。

黄伟纶又提到,近日社会有声音要求当局在私营单位或未来的重建项目,订立最细单位的面积标准,将会考虑有关方案,但强调有关做法“牵动嘅考虑点比较多,但我哋都会考虑”,“希望香港人住大啲呢样野唔系空讲嘅,系会做得到”,希望社会给予空间和时间落实。

被问到单位面积增加,会否令房屋更难负担,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回应指,“住大啲、住好啲、住平啲”并非不可能的事,但需时达到目标,当土地供应相对充裕时,亦即住在㓥房的市民能上楼后,远期规划便能在公营房屋作出调查,惟中、短期要追赶的,是供应和需求的落差,日后“北部都会区”和交椅州人工岛所提供的土地可满足需求时,才能考虑提高人均面积,而供求平衡后,楼价便会有适当调节。

▼特首林郑月娥施政报告2021懒人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