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即弃塑胶咨询今展开 提上调胶袋税到1至2元 研会否禁遮袋等
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今日(30日)公布,展开《管制即弃塑胶公众参与》活动,将咨询市民对管制酒店派发的洗漱梳妆用品,包括牙刷、浴帽等;以及管制其他胶产品如萤光棒、充气打气棒,以及雨伞袋等看法。
委员会亦提出改善塑胶购物袋收费计划,包括研收紧豁免范围、调整收费水平等。公众咨询阶段,将收集市民对胶袋征费意见,包括上调至哪一水平最能推动减少用胶袋,选项“最低收费”由1元起跳。
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林正财指,今次公众参与聚焦非必要及难以回收的塑胶产品。意见收集期至12月29日,料明年第一季向政府提出建议。
每日塑胶弃置量 总重量如155辆双层巴士
公众参与文件中指出,本港堆填区的废塑胶弃置量由2009年至2019年增加36%,惟同期的人口增长仅7.7%。根据2019年香港固体废物监测报告,在2019年被送往堆填区的都市固体废物总量为每日11,057公吨,其中塑胶占约21%,即约每日2,300公吨,相当于约155辆双层巴士的重量。
咨询文件将收集市民对管制各项塑胶产品的看法,以及有关管制应于短期,即3年内,抑或中期,即3至5年内实施。同时将收集市民对于管制方式的意见。咨询文件中,拟纳入管制的塑胶产品种类多样,包括盛载水果、鸡蛋的胶盒;节庆产品包括气球和气球棒、横额等。另包括本地物流及网购包装、纸包饮品盒上的塑胶吸管、其他洗漱梳妆用品,例如塑胶棉花棒等。
文件亦询问市民认为上述塑管产品亦如何管制,选项包括全面禁止,引入规管措施或引入自愿措施。规管方式包括收费、生产者责任计划,至于自愿性措施,则包括改善产品设计等。
咨询涵盖是否收紧胶袋征费豁免范围
现行塑胶购物袋征费计划,每个胶袋至少须收5毫。咨询文件亦会收集市民,是否同意收紧豁免范围的意见,包括会否同意取消现行对盛载气密包装的冰冻,或冷冻食品的塑胶购物袋豁免。
文件将咨询市民将胶袋税上调至1至2元意见
另外,委员会亦咨询市民是否同意,为盛载未完全被包装包裹食品的胶袋提供豁免,如面包店售卖的面包、街市售卖的水果,应只有一个胶袋可获豁免收费。委员会亦提出调整塑胶购物袋收费计划收费水平,而文件中提出金额,由1元起跳,列出的最高金额则为2元。
委员会亦询问市民对绿色消费意见,包括是否同意要求制造商提供更多有关即弃塑胶产品的可回收程度,以及再生塑胶成分比率的资讯;以及是否同意建立平台,以便不同持份者互相分享塑胶替代品资讯。
林正财强调,今次公众参与中提出的塑胶产品细小,对大自然或造成更中破坏,“唔系话细就唔去处理,其实细件更加难回收”。至于时间表方面,他指会参考世界各地做法,如市民在公众参与中表达强烈要求“做快啲”,委员会在原定的短期及中期的实施时间亦有调节空间。
被问到假如市民在公众参与中表达强烈反对意见,委员会会怎样处理?林坦言“唔期望会咁”,而委员会亦有其“价值判断”,认为要对地球有负担。他又强调,管制的时间及模式亦有弹性可调节。
环团指文件未提时间表落后国际步伐
绿惜地球表示,欢迎文件出台,惟文件未有提及施行时间表,落后国际步伐,如内地于2020年已推出《限塑令》,而欧盟今年7月,已对十种塑胶实施管制。
绿惜地球发言人续指,2019年本港塑胶弃置量为2,320吨,是十年来第二高;至于回收率仅有8%,是十年来第二低。当中胶袋最多,占整体塑胶弃置量33%,平均每人每年524个。惟咨询文件仍有“三不管”地方,包括未提每种塑胶类别的使用上限、减量目标或回收目标;未规管进口产品,以及未厘定可降解或可回收的标准。环团担心无助减少整体塑胶废物量,及提升回收量。
环保触觉认为,有关咨询方向,可进一步鼓励本港商界及市民使用可重用产品,但认为咨询文件未包括监管近年大幅增长的网购包装,以及微胶珠产品,实为美中不足。环保触觉又建议,未来塑胶购物袋收费计划所派发的胶袋,可用作垃圾征费后的专用袋,做到一袋两用,减少塑胶使用之余,亦能避免双重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