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被儿子阻打针不敢出街致失眠 经评估病情稳定 打针后变开朗
本港长者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率偏低,很多人误以为长者有长期病患,会增加接种疫苗的风险。一名有长期病患的72岁婆婆,因被儿子阻止接种疫苗,又担心出街会感染而失去社交生活,终日闷闷不乐及失眠。后来经药剂师评估,认为病情稳定适合接种疫苗,接种首剂疫苗后没副作用,放心晨运及与老友饮早茶,重拾昔日笑容。
撰文: 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会长崔俊明
一名本身有心律不正、高血压及高胆固醇的72岁婆婆,需服食薄血药预防中风,以及降血压药及降胆固醇药,并要定期抽血检查凝血指数及胆固醇指数。
儿子担心母接种疫苗后中风阻打针
婆婆由儿子陪同到公立医院的药剂师诊所覆诊,显得闷闷不乐,向药剂师提到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时,儿子有点不耐烦地说:“唔驶问啦,都话你唔适合打”。原来儿子阻止她接种疫苗,怕她本身有多种长期病患承受不了,接种疫苗后会有中风等危险,得不偿失。
婆婆想接种疫苗又不敢,没有打针下怕受感染而不敢出街,放弃晨运及与老友饮早茶,导致心情差、没胃口及失眠,体重也轻微下降。婆婆的儿子其实非反疫苗,他自也已接种疫苗,只是误以为长者有长期病患不宜接种疫苗。
药剂师评估婆婆的病情,确定她的凝血指数、血压及胆固醇指数符合标准,病情稳定,适合接种疫苗,婆婆听到后松了一口气。两个月后婆婆再覆诊,整个人截然不同,因她接种首剂疫苗后身体没大碍,只是针口有轻微痛楚及有点疲累;她放心恢复晨运及饮早茶,人立即变得开朗,胃口好了及没有再失眠。
▼7月29日 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向长者派发即日筹打针▼
三高病人稳定可打针
不少有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的病人,尤其是长者,对自己是否适合接种疫苗都有疑虑。其实只要三高病情控制稳定,都适合接种。病情稳定是指如最近半年医生没有加药或转药,不少病人会在家量血压或笃手指验血糖,正常血压是上压不超过130至140,下压不超过80(数字只作参考)。
正常糖化血红素指数不超过6.5,部份病人虽然依时服药,但糖化血红素未能控制在6.5以下;不过只要指数一直稳定,没有恶化,也可接种疫苗。血脂必须靠抽血来确定是否正常,长者会定期覆诊及抽血,不需接种疫苗前额外做身体检查;如两个月前抽血结果正常,也适合接种疫苗。
头痛或血压高、常口渴或血糖高
长者也可留意是否出现病情不稳定的症状,如血压高可致头痛,血糖高可致排尿次数增加及经常感口渴。当长者有以上症状,应立即求医,除了是血压高或血糖高,也可能身体有其他问题。
服食薄血药的病人一般担心针口会出血,只要凝血指数正常,也适合接种疫苗。用于接种疫苗的针很幼,只需接种后按著针口稍长时间,并有足够休息,便不需担心。
长者感染后出现并发症或死亡风险,较接种疫苗引致副作用的风险大;除非有对疫苗成份敏感等问题,否则长者应接种疫苗。
“01医务所”与慈善团体【医善同行】合作,逢周日刊登由医护人员撰写的医健文章。医善同行于2019年成立,期盼凝聚社会上的爱心和力量,鼓励有心人踊跃参与医善同行举办的义工计划,各展所长,帮助弱势社群。
医善同行会以专业团队的运作方式,致力提高赞助人与赞助机构的信心,达到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目标。
网站亦会为巿民提供正确的医疗资讯;并举辨不定期的医疗健康讲座和义诊,同时积极与其他社区组织及医疗机构协作,为市民提供各种医疗服务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