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袁国勇倡大腿打复必泰降心肌炎风险:我年纪大心未必好
政府专家顾问、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今日(7日)出席香港儿科医学会线上讲座。他建议医护在注射复必泰疫苗前,短暂拉后针筒,以排除吸入血液,确保针头不会意外插入血管,以减低接种者患心肌炎风险。他又建议在大腿注射,“如果我打第三针,我都会打大髀,我年纪大,个心都未必好好。”
袁国勇坦言,最优秀的研苗技术为复必泰疫苗采用的mRNA,其次是Novavax采用的重组蛋白技术。他认为沟针做法值得考虑,暂时未有研究发现接种两剂不同疫苗会产生严重和长期的不良影响。
▼8月17日居袁国勇到湾仔帝盛酒店调查▼
袁:接种科兴者需较快打第三针
Delta变种病毒在全球肆虐,袁国勇坦言,现时未必可透过接种疫苗预防病毒传播,建立“免疫屏障”的概念已不可行。他以科兴疫苗为例,若本港要筑成“免疫屏障”,需要142.9%市民完成接种,是不可能达到。 不过他强调,复必泰和科兴疫苗仍然可以减低患重症或死亡风险,从而减低医疗系统的压力,呼吁所有合资格人士接种。
被问到应否补打第三针,袁国勇表示,抗体会随时间下跌,数量太低可致感染严重病症。他指,复必泰产生的抗体可维持可8个月,甚至超过一年,一般市民暂时不需要补针;而科兴疫苗产生的抗体,则维持较短时间,他预料接种者需较快打第三针。他又指,不少国家正为民众注射第三剂疫苗,譬如以色列已展开接种第三针,本港可参考他们的研究数据再作考虑,不必急于一时。
年轻人大腿打针可减免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袁国勇领导的团队早前以小鼠进行研究,发现静脉注射一剂复必泰疫苗,两日后产生的心酵素,较肌肉注射多四点五倍,故小鼠的心脏细胞容易受损,出现明显的心肌炎和心包炎。不过他强调,老鼠接种的剂量比例较人类高很多,所以疫苗对其心脏的危险性不能相提并论。
不过为减低风险,他建议医护在注射前短暂接后针筒,以排除吸入血液,确保针头不会意外插入血管。他又建议在大腿注射疫苗,以减低疫苗进入血管的风险,“如果我打第三针,我都会打大髀,我年纪大,个心都未必好好。”他又笑言,年轻人在大腿打针后数天行动不便,便难以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8月28日学生赶在开学前取即日筹接种疫苗▼
指沟针做法值得考虑
被问到应否降低科兴接种年龄,袁国勇表示,全球达一亿名青少年接种就可以开始考虑,因12至16岁人士的心脏仍在成长,不希望对他们构成影响;加上他们即使染疫也不会出现严重病症,不用操之过急。至于孕妇应否接种,他则指孕妇打针数字不高,为安全起见,暂时仍建议在分娩后才打针。
袁国勇坦言,全球最优秀的研苗技术为复必泰疫苗采用的mRNA,其次是Novavax采用的重组蛋白技术。他认为沟针做法值得考虑,暂时研究未有发现接种两剂不同疫苗会产生严重和长期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