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医生|陈肇始重申修订为增公营医疗医生 设平台研增培训名额
港府计划放宽引入海外医生门槛,条例在立法会审议之际,本周二(31日)港府突然召开记者会,再提出三大修订,进一步放宽海外医生“准入”门槛,较原方案更为宽松,包括准许非港人的专科医生回港执业。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今天(4日)在电台节目重申,即使放宽门槛,仍会确保本地医生接受实习、专科培训不受影响。由于整体培训名额有需要增加,当条例通过之后,港府会建立平台,与医院管理局、卫生署、医学专科学院商讨培训情况及名额。
陈肇始在商台节目《政经星期六》表示,近日再为《医生注册条例》提出三大修订,是因在立法会法案委员会召开三次会议后,大部分委员认为政府原本方案“太窄”,无信心可以吸引到足够医生,尤其是专科医生。
当局亦收到病人组织、公众人士意见。港府就这些建议作出讨论,结果在行政会议通过作出修订。她重申放宽海外医生来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吸引更多非本地医生到公营医疗机构执业。
她续指,由于有医生离开医管局,部份专科缺人影响服务,因此欠缺培训导师,故决定容许非港人专科医生来港,补充人手。
强调修例不影响本地医科生实习及专科培训机会
另一项修订涉及准许未完成实习的港人医科生回港实习,陈肇始解释,以往到外国推广海外医生计划时,有当地医科生反映毕业后,实习遇到难题,包括很迟才获分配实习,或需去偏远地点,部份人称希望回港实习。
她指,已向医管局了解,本港医科生实习岗位足够,料修例后也不会影响本地医生实习、培训专科的机会。但由于整体培训名额需增加,当条例通过之后,政府会建立一个平台,与医院管理局、卫生署、医专、医专的分科学院商讨培训情况及名额。
她又指,由于回港实习涉及公共资源、培训资源,因此今次只会准许属港人的医科生回港实习。她强调,修例后医生质素亦不会受影响,因为需毕业于认可的医学院,又会认可其专科资历。被问到修例后可以增加多少名医生,她称较难评估数字,需视乎新方案是否吸引,亦受到医管局、卫生署的职位空缺数量影响,“唔系无限量咁嚟。”
陈肇始出席节目后见记者,被问到周二公布新方案前是否无咨询医专,甚或“摆佢哋上台”。她回应指,曾透过电话对话,向不同医生团体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