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鸡年】年宵不是一天建成的 缩时拍摄纪录大学生团队创业记
逛年宵,是香港人农历新年节目之一,取“行大运”意思。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年宵最盛大,亦是不少年青人初尝创业的场地。一群大学生,三个月内经历尝试、挫折、再构思,然后到达属于他们的“矽谷”。目睹编号104摊档由一片平地,以竹枝搭建成年宵档雏型,再布置摆货,制作自己的小天地。
维园年宵开锣前22小时,一班香港城市大学来自不同学系的学生,到达位于柴湾的仓库,合力将货物运往年宵场地。他们的摊档称为“买鸡call我(Call Me For Chicken)”,创作意念源于炸鸡快餐店广告,年宵摊位布置参考炸鸡店,主力设计的理学生Jacky(黄允阶)说,为的是一份亲切感。
之前只系行年宵,今年我想企喺个摊档入面!
心血结晶,放置于柴湾一个迷你仓。近10个学生相约地铁站,再前往迷你仓运货。负责物流的William手持清单点货,先取一半货物到维园开档。到达维园,学生先将货物放于阁楼,店面放置桌子、椅子,然后安装陈列架。旁边档位竹棚伸延遮挡“买鸡call我”横额,两档周旋,对方档主手持锯刀,锯约5分钟已经累透,最后轮流锯竹,终于完成。
布置一个年宵档谈何容易,开锣前两日,一块平地先搭建雏型。可是,搭棚时间一再延迟。烈日当空下,Jacky与其他同伴只好躲于旁边已经搭好的摊位乘凉,说说笑笑。Isaac看著一片竹海,合指一算,2,000元搭一个竹棚,维园这么多摊档,“咁咪好赚?”旁边的人鼓励他一会儿了解行情、争取入行。
原定10时开始,改至11时,12时终于等到搭棚师傅到来。少年人一脸茫然,唯有请教师傅搭棚细节。双方指手划脚10分钟,终于确定搭建方式。
“呢个后生仔想入行呀!”有人向师傅推荐Isaac。搭棚师傅本来冷酷的脸挂上腼腆笑容,略带兴奋地说“最紧要肯做!跟住嚟做!拿!做完嘢再倾喇!”
竹棚不能离地逾3米
师傅固然专业,档主也不可掉以轻心。棚架结构简单而言分为两层,一层是叫卖的“店面”,上层有一阁楼放置货物。当竹棚搭建近8成时,学生发现“店面”高度较理想中矮,于是向师傅反映。师傅不理,继续搭,改为增加阁楼高度。此举令摊档高度,违反离地不得超过3米的要求。
五名食环署人员手持三米高胶管,浩浩荡荡来到104号档位。棚架构建明显高于规定约半呎。师傅与食环理论,“个顶如果落雨要疏水!要有返啲斜度!”但也不至于高出半呎,自知理亏静悄悄离开。幸好学生未付建造费,食环严格执法,其中一位较善良的师傅回到档位,对情况表示理解,三扒两拨将顶盖高度降低,化解一场风波。
十人团队获社企支援
20位参加者,经过10次会议,迎接7日年宵展期。团队成员来自不同学系,社会企业“励志教育青年基金”支持年宵档租金,学生再按各人承担能力付出1,000至4,000元资金。领袖Ian(刘亭峰)就读科大环境科学科3年级,抱著一腔热诚创业,11月中组成10人团队,48小时内决定竞投年宵档。如今团队至增至20人,分为10个小队,分别负责采购、宣传、物流、财政等工作。
初创设计未能投产
创业之路,很快遇上困难。这班学生,原本构思制作有“时间囊”功能的星空瓶,以及扇面是金钱的风车。设计交予厂商之后,发现成本质素效果未如理想,团队12月中又碰上考试,无暇再就设计与厂商交涉,只好作罢。最后自家设计的产品,剩下三款布袋。
当然,学生也不会松懈。负责设计的Jacky设计了10多个样式,经过同伴残酷评价、挑选及修改后,以大学生用语及潮语制作布袋,供大学生留念之余,也可令中学生率先感受大学气氛。
考试时节遇上创业挫折,团队WhatsApp疲劳轰炸,Ian想过放弃。“Final exam (期终考试)时,覆完采购覆物流、覆设计,覆到唔想覆!”硬著头皮挨过了,进入最后直路,他说:“最低要求唔好蚀!赚到庆功钱就最好喇!”教育青年基金创办人及主席李子枫指参加学生对年宵筹备反应正面,不论成绩也“无怨无悔”。钱,有待未来七日努力;情,却早已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