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防疫攻略 学校宜增课室换气量 学生小息户外进食减传播
开学了,学生可以再过校园生活当然开心,但人多聚集容易增加新冠肺炎爆发风险。要预防感染,学生要做好防疫七件事,包括随身带备酒精搓手液,接触公共物件后消毒双手,小息时在室外地方单向饮水进食等。学校应尽量提高课室换气次数,保持空气流通。
撰文: 感染及传染病专科医生黄天祐
每日返学需要带备多少个口罩?若学生不脱下口罩,每日上学只需用一个口罩,但最好带多一个口罩做后备,当不小心弄污口罩可以替换。要预备清洁的口罩盒或口罩套,脱下口罩后要放好。
学生又是否需要戴面罩上课,防止飞沬喷到眼晴?卫生防护中心没有指引在社区需带面罩,学生在校内是否需戴面罩,由学校或家长决定。但要留意学生戴面罩后的小问题,如视野会有点朦胧,说话时面罩会起雾而感到不舒适。
用湿纸巾消毒台面 纸巾包水龙头才开关
酒精搓手液已成为市民日常必需品,学生返学时也同样需要,接触公共物件如门柄后即时消毒双手。学校也应在学生经常出入的地方,设置搓手液机,让学生养成经常消毒双手习惯。
除了酒精搓手液,学生也应带酒精湿纸巾傍身,当到图书馆或音乐室等较多学生会到的地方时,可自行消毒台面或公共物件。近年学校不少设施都改为自动化,如在洗手间安装自动感应水龙头,但部份学校可能仍使用旧式设施,如手动开关水龙头,学生应用纸巾包著水龙头来开关,洗手后不再触摸水龙头,减低交叉污染风险。
学童小息要进食宜在户外
不少家长关注学生是否可在小息进食,脱下口罩会否增加感染风险?新冠肺炎病毒尤其现时全球较流行的Delta变种病毒,可以在空气悬浮一段时间,当在密封地方如课室内,有感染者脱下口罩,其呼出的病毒可以造成传播。当有人脱下口罩,便有机会吸入病毒而受感染。
若学生小息时想饮水进食,最好在操场等户外空气流通的地方,学校应安排单向坐位,减少学生面对面互喷飞沬的情况。学生最好自备饮用水,若要使用学校的饮水机,不应用口直接饮用,应用容器装水饮用。
夏天一般课室会关窗开冷气,但空气不流通会增加病毒传播风险。学校应尽量增加课室换气量,如加装独立空气过滤器。学生放学后,可开窗引入更多鲜风入课室,增加课室空气流通。学校也应监察课室的二氧化碳含量,若含量太高,容易令学生倦怠。
减少全校学生集会 小息分批往洗手间
学习与体能同样重要。过去一年多因疫情爆发,不少学生减少运动,影响身心健康。运动期间感染者呼出的病毒量较多,若没有戴口罩,传播风险较大。不戴口罩上体育课时,学生之间应保持距离及尽量在户外上课,如跑步分批出发,运动后应立即戴口罩及洗手。
除了体育课,学校平日应减少学生聚集,如将在礼堂举行的全校集会,改为分班在班房内进行,小息时分批往洗手间,减少互相传染风险。
学生若有病征或有家人受感染,便不应上学,应立即求医。另外,一般情况下,每天上学前要认真量体温,因有时发烧自己未必感觉到,切勿贪方便乱填数字。12岁以上学生应接种疫苗,家长应多提点未能接种疫苗的小学及幼稚园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因他们年纪较细,依从性较低。幼稚园应维持没有茶点,便毋须脱下口罩。
▼8月28日学生赶在开学前取即日筹接种疫苗▼
“01医务所”与慈善团体【医善同行】合作,逢周日刊登由医护人员撰写的医健文章。医善同行于2019年成立,期盼凝聚社会上的爱心和力量,鼓励有心人踊跃参与医善同行举办的义工计划,各展所长,帮助弱势社群。
医善同行会以专业团队的运作方式,致力提高赞助人与赞助机构的信心,达到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目标。
网站亦会为巿民提供正确的医疗资讯;并举辨不定期的医疗健康讲座和义诊,同时积极与其他社区组织及医疗机构协作,为市民提供各种医疗服务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