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日禁映?|电影政治禁区非新事 学者:港产片有生命力未需悲观
疫情逾年,重读卡缪《瘟疫》份外应景。港产片本来也有同名电影,由导演龙刚执导,讲述香港突变疫埠,浮华顿成乱世;群星拱照,但在七十年代的政治气侯,仍阻不了禁映命运,两小时片长删剪至支离破碎,易名《昨天今天明天》始能上映。
半个世纪后,电检员审视一部电影,亦须考虑《国安法》,电影学者吴国坤回顾光影“禁区”,坦言电影涉政治审查并非新鲜事,亦提醒大家未需悲观,“电影创作唔系一板一眼,都有好多唔同形式,要识得因时制宜。”
【电检条例修订系列之二】
延伸阅读:
不日禁映?|电影政治审查翻生红线未明 港英高官:香港走回头路
港府修改电检指引,加入审查涉危害国家安全内容,业界顿时乌云密布,担心难再安心立命。浸大电影学院副教授吴国坤跑到图书馆,翻阅旧文件,也再次梳理尘封的历史脉络。
吴国坤:时光倒流至50年代威权社会
1995、1999,再跳便已是2021,3个年份,《电检条例》下供检查员参考的修订本,各自盛载时代意义。以“破坏本港与其他地区间的友好关系”为由禁映的政治审查条文,自95年起已报废,但相隔26年后的今日,《国安法》成为政治审查电影内容的框架。吴国坤直言,新修订形同“翻阉”,俨如时光倒流至50、60年代的威权社会,“依家重新拎返上台面,正式登场。”
时代翻飞,电影审查则不断与政治交缠。吴国坤教学生观影外,也研究本港“禁映史”,办公室案的参考书及电影光碟随处散落。战后香港因为地缘位置,身处大国政治狭缝,左右对峙,“大陆就用香港基地渗透,西方就用香港抗共。”
为免卷入漩祸,港英政府于1953年颁布《电影检查条例》,防范反社会、反资本及亲中政治活动,左派电影尤甚,同年至1956年期间,亲中立场的南方影业曾将59部剧情片及纪录片、34部新闻片及短片送检,结果获准公映仅得5部剧情片、6部戏曲片、6部纪录片。荷里活西片也不幸免,奥斯卡影帝马龙·白兰度的《码头风云》,政府忧引发工潮曾将其禁映。
港英曾打压左派红片其后态度放软封杀反共电影
不过,审查尺度也随年累月游移,60年代始,左派红片难有叫座力,港英政府态度放软;60年代末几近已无打压,文革十年,左派政治片及革命样板戏亦无受阻,能登大银幕。
70年代后则大逆转,政府转而封杀反共电影,1981年,台湾导演白景瑞的《皇天后土》公映,描述留英科学家回流中国,却遭遇文革迫害,家破人亡。香港邵氏购入放映权,并成功送审,距料上映一天却被迫匆匆落画,据报新华社当时暗中施压,港府则以涉“政治宣传”及“影响港府与邻近地区关系”为由禁映,邵逸夫求见港督亦不得要领,“不过去到1989年就解禁咗,重新在港上映。”
立法局旧文件则披露,李柱铭引述当时的总电影检查主任指,《皇天后土》及另一部电影《假如我是真的》,“是过去因中国因素而被禁的11部影片之中最差的两部。”不仅华语片,荷里活制作亦然,但凡触碰反共意识,亦要“去政治化”。
立法会资料显示,由1965年至1974年底,共有357部电影于首次送检时,不获批公开放映,当中涉及“破坏本港与其他地区间的友好关系”电影则涉16部,经删改后获准放映仅有两部。回归前的立法局文件则指,73年至87年3月,9887部电影上映,同期有21部影片因政治考量遭禁,当中18部与“友好关系”条文有关。
94年始废除涉政治审查条文
压抑有解禁时,港产片也曾经呼吸过短暂的自由空气。1987年,《亚洲华尔街日报》记者秦家聪揭发政府的电影审查或无法律效力,引爆港英管治丑闻。政府翌年急“补镬”,正式确立《电影检查条例》,包括电影三级制。民主党前立法局议员李柱铭期间曾动议删除涉及政治审查相关条文,但不得要领。
立法局旧档案显示,李柱铭指电检条例的存在,“是香港历史上不光彩的一页”,随著九七临近,应逐步取消恶法,“我们不再需要大家长来决定咩电影可以看,咩电影唔可以看。”1994年底终于闯关成功,三读通过废除港府政治审查权力。检查员指引随之修订,银幕里自此卸去政治滤镜。
“政治审查其实一直都有,但唔明显。”吴国坤解说道。每逢大时代,总有“禁片”,“喺大时代及大动荡特别敏感”。《国安法》生效后,有人预言香港电影将再陷沉寂。吴国坤认为此言差矣,“好视乎市场,唔一定完全关政治事。”他说起近期多出港产片大表欣慰,“香港年轻导演仲好有火”,虽然政治气候低压,但本港电影工业仍然盛载生机,“仲不断有人开戏,同有好多好有惊喜嘅故仔。”
料独立电影难在港放映
但影响在所难免。他认为,新例下会对合拍片构成压力,基于商业考量,内容上更受掣肘;至于独立电影,吴国坤相信仍会有人开拍,虽未必可在港堂皇放映,又或面临封杀,“难保几十年后,唔会重新有得上画。””世事总是吊诡,愈禁愈好奇,战后的东欧电影遍地开花,从未贴服顺从苏联官方压制,“政权愈封杀,愈走向地下化,亦不难预想走向好似东欧电影咁。”
翻查电影检查员小组名单,现有41名电影检查员,全属通讯局娱乐事务管理主任职系,审查送检电影外,也管理广播牌照。电影报刊办回复查询指,检查员编制自2020年中至今没有增减。吴国坤预视审查员“宁紧莫松”,因为未有清晰准则,“电检会变成长官意志,有咩都禁咗先。”在今日的尺度,《十年》必成禁片,“咁《第一类危险》、《投奔怒海》、外国嘅《西藏七年》、《末代皇帝》又会点呢?”问到最坏地步时,吴国坤直言不敢想像,“最坏嘅就系剧本要送审,投资者却步。”他摇摇头回应有电影中人将剧本送审的提议,“唉,自找麻烦。”
他相信港产片不至于绝望,“仍有生命力”,在有限空间下,循规蹈矩以外,可探寻以隐晦的艺术表述,“电影创作唔系一板一眼,都有好多唔同形式,要识得因时制宜。”取巧与迂回也可造就心领神会,邱礼涛的《拆弹专家2》充满玩味,漫不经意;东欧电影描绘资本主义的声色犬马,一箭双雕,在体制以内实践艺术博奕。
禁语年代,言不由衷,吴国坤有深切体会。他笑说电影审查课题冷门,不是本科生口味,“佢哋钟意落手落脚拍”,课后他闭门埋头研究,将心血结集成书。以影犯禁竟成忌讳,他将新书命名为《昨天今天明天:内地与香港电影的政治、艺术与传统》,于平行时空回应反常时代。
《电检条例》修订指引具体内容:(2021年6月11日生效)
在原有电检制度下,未有涵盖涉及国家安全的评审准则。新修订添加相关指引,包括检查员应小心留意电影中对“可能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罪行”,或“可能以其他方式损害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行为或活动所作的描绘、刻划或表现,及可客观和合理地被视作认同、支持、宣扬、美化、鼓励或煽动该等行为或活动的内容”。
修订亦列明,电检员应顾及其防范和制止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或活动的职责,及香港居民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共同义务。电检员若意识到整部影片及对观众的影响可能会危害国家安全,应得出电影“不宜上映”的结论,即变相禁映相关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