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人手缺口扩大编唔到更 安老业倡专业化挽人才 勿见火才扑火

撰文: 黄咏榆
出版:更新:

根据《香港人口推算2020-2069》,长者人口未来20年将增加接近一倍,到2039年,每3个港人就有1个是老友记。面对人口老化,本港安老护理业人手不足问题持续多年难解决,香港安老服务协会主席陈志育表示,院舍员工疫情间流失率上升,不少机构人手根本无法达社署标准,要逐个星期编更。对于政府拟修例提高院舍法定人手规定,陈志育不感到乐观,因根本没有条件做,反而期望政府正视人手问题征结,设立长者护理专业职系,挽留人才,“政府唔面对,等火烛时先去救火,令人心嗡”。【谁伴我跑下半场系列之二】

延伸阅读:

护理课程5年招逾千人 不足3成入行 一句窝心话成27岁生力军动力

本港安老院舍质素良莠不齐、人手不足问题持续多年。(资料图片)

一发未知何时收拾的疫情,将安老护理业人手“十个煲九个盖”问题更趋恶化。陈志育表示,疫情初爆发时,部分较年长员工担心染疫影响家人而离开,到去年7月第三波疫情,安老院舍爆发疫情,院舍业界要暂停聘用替假及炒散员工,人手再减少,但在家人不能探访下,工作量反而增加,要安排视像探访、交接物品。他称,即使失业率上升,但未见太多人转行至安老业,“虽然暂时失业,都可能觉得安老业都较高风险,容易受感染。”

人手全面短缺 需逐星期遍更

他称,无论是私营或津助机构亦面对人手短缺,而流失不止局限于前线人员,亦包括专业人员,如护士、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等,“唔系局部短缺,系全面短缺”。 他又引述协会去年一项调查,推算业界缺6000多人,私营院舍空缺率超过25%,形容局面严峻,直接影响服务质素,机构人手无法达社署标准,“好似正常8月中要编9月更期,但依家系编唔到更,要逐个星期去编更”。

香港安老服务协会主席陈志育表示,院舍员工疫情间流失率上升,不少机构人手根本无法达社署标准。(黄咏榆摄)

欠资历认证及晋升阶梯 从业员看不到前景

政府正计划修改安老院舍条例,希望在来年立法会通过,借以提高人手要求,如每院舍需有一名护士、特定时段需增加人手,但陈评价,碍于人手问题,根本难以顺利推展,“依家人手咁短缺,睇唔到政府有条件,可以通过新例,根本实施唔到。”
政府自2015年起,推出青年护理服务启航计划,望为业界引入“生力军”,但最新数据显示,1200多名学员中,仅一半人完成课程。陈志育认为,目前资历架构,很多是医疗、辅助医疗的专业,而非安老业界专业,“护理员再上就系保健员,去到保健员后就无”,非大学学位年青人晋升机会局限,“行业比唔到希望从业员,未入行人士睇唔到呢个行业系有前境,可以专业化”。

陈志育强调,政府需正视问题,推出具前瞻性的政策,“如果不去面对,便是待火烛时才去救火,令人心嗡”(黄咏榆摄)

倡设长者护理专业职系

他倡议,政府应设立长者护理的专业职系,如保健员以上设新职位,未必如护士资历高,复康服务、个案管理方面,亦可增设受政府认可新职位,“现在是天同地的问题”。目前私营安老院及自负盈亏安老院可透过“补充劳工计划”申请输入护理员,劳工处回复查询时指,去年输入1511名员工,今年截至6月则有902人。陈志育指,疫情下来港审批程序更长,估计目前外劳占前线人手6%,建议未来再扩至津助院舍,并引入内地以外,如东南亚地区的人手,纾缓人手荒。

安老服务需求数以倍增 移民潮长者变独居及两老相依

“人手问题背后征结,是政府没有正视问题,至今无方案去推动。”面对人口老化,陈形容长者服务需求是“数以倍增”,单单院舍宿位便会上升四至五倍,加上疫情下移民人数增加,长者未必同行,原本有家人照顾的一群变成独居及两老相依,“服务量增加会意想不到”,强调政府需正视问题,推出具前瞻性的政策,“如果不去面对,便是待火烛时才去救火,令人心嗡。”

社署: 己发新一轮问卷搜集人手情况 正详细分析

社署回复查询时仅指,为回应受资助福利服务单位在聘请及挽留前线照顾人员的困难,政府在2018年6月起,已增拨资源,增加个人照顾工作员、家务助理员和院舍服务员认可职位的薪酬拨款,惟未回应会否进一步增设“专业界化职系”。
至于人手空缺,社署称分别于2017年及2019年,透过问卷向营办受资助安老、康复和家庭及儿童福利服务的机构搜集人手情况的资料。结果显示,有关职位包括个人照顾工作员和家务助理员的空缺率于2017年及2019年分别为18%及19%。社署已于2021年上半年发出新一轮问卷,现正就受访单位交回的问卷进行详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