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者忧只打一剂疫苗保护力不足 专家孔繁毅:已有足够免疫力
根据政府指引,新冠肺炎康复者接种一剂疫苗已有足够保护力,但有康复者则忧虑抗体不足及针纸不获承认,苦苦期昐可接种第二针。
王太在一年半前染疫,这年因工作需在内地穿州过省,一直担忧二次感染。她在今年6月回港,旋即接种第一剂科兴疫苗,7月时欲打第二剂却不果。她认为政府安排令人失望,感觉遭歧视,“无人为我验过抗体,只笼统咁讲专家建议,就唔畀我哋接种第二针。”康复者的纸本针卡显示,第二剂疫苗为“不适用”,她担心不获内地和外国承认已完成接种,日后无法受惠于通关及放宽措施。
新冠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成员孔繁毅表示,康复者的免疫细胞有记忆,只要打一剂疫苗便可唤醒,发挥足够免疫力。他建议康复者不用太担心,亦不需要接受抗体测试。目前专家仍在等待科兴研发加强剂,将现有疫苗的抗原转换成全球流行的Delta变种病毒,到时方考虑建议补针。
王先生与太太于去年2月初确诊新冠肺炎,他们相信是在外游期间受感染。王先生回港后,因发高烧至摄氏42度送院后确诊。医生说他的肺部有六成花,“讲嘢完全无气,每次要食10几粒药丸,好辛苦。”而王太在数天后同告染疫,她亦出现肺花,留院期间每日发烧和腹泻。二人均留院约一个月后康复,其后肺功能日渐回复正常,惟王先生的味觉至今仍有异常,“以前好钟意饮红酒,病完之后就觉得只味好怪、好难饮。”
主诊医生曾向他们表示,体内的抗体约可维持6个月。王先生在去年11月覆诊时被告知,抗体已经“一啲都无。”有见及此,他早在今年4月已完成接种两剂科兴疫苗,避免二次感染。
王太因工作长居内地,又相信体内抗体早已消失,所以在今年6月初回港时,立即到诊所接种科兴。“内地唔同地方都有疫情,我要去云南、广东省等等,都有疫情,所以要争取机会保护自己。”
不过,政府在5月中公布,卫生署联合科学委员会建议,康复者只须接种一剂疫苗,但王先生和王太均表示闻所未闻。她在7月初回到诊所欲打第二针,医护人员对她说,政府在疫苗系统封锁了她,不知因由。她转到源禾路体育馆求助,扫身份证后后系统仍然无法登记,扰攘近一小时,才获职员告知“你系康复者,政策规定只能打一针。”此时王太如梦初醒,“真系好无奈、好失望,我喺香港生活咁多年,第一次感受到被歧视。”
变种病毒流行,加上康复已经一年半,王太担心一剂科兴的保护力不足。“无人为我哋验过抗体,只笼统咁讲专家建议,就唔畀我哋接种。如果我变咗无症状带菌者,传染屋企两个老人家,会系我一生遗憾。”她期望当局能为康复者检查抗体量,若报告显示数值合格,便会感到较为安心。
康复者的纸本针卡显示,第二剂疫苗是“不适用”,“不适用系解释唔到任何嘢。”王太亦担忧,自己的公司,以至内地各种场所,都有机会不承认她已完成疫苗接种,因而无法享有各种放宽措施,更怕影响日后通关不能受惠。
王先生斥,“过去一年,政府政策只高高在上思考,好多事情都唔贴地,如果佢哋(政府)了解到我哋嘅生活同需要,就唔会发生呢件事。”
▼7月8日起,“疫苗气泡”框架下大致维持社交距离措施▼
食物及卫生局回复表示,就“疫苗气泡”下各项放宽社交距离措施而言,康复者在接种一剂新冠疫苗后14天,可获视为已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其纸本及电子疫苗接种纪录亦会特别安排反映此情况。
卫生署称,根据联合科学委员会联同行政长官专家顾问团的最新建议,康复者若接种一剂新冠疫苗,可得到进一步的保护。现时世界卫生组织及海外公共卫生机构,均未有建议接种新冠疫苗之前或之后进行例行抗体化验,科学委员会联同行政长官专家顾问团,定期检视最新的相关医学研究并适时更新建议。
内地政府则一直未有对入境旅客提出接种疫苗要求,换言之,无论是否完成接种疫苗,一律要按规定接受隔离检疫,及入境时要有阴性病毒检测证明。
新冠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成员孔繁毅解释,康复过程犹如接种第一针,康复者的免疫细胞有记忆,即使抗体随时间消失,只要打一针便可唤醒记忆,发挥足够免疫力。他建议康复者不用太担心,亦不需要接受抗体测试。
▼6.14起12至15岁少年开始可接种复必泰疫苗▼
他又称,灭活疫苗整体抗体仅为核酸疫苗的十分一左右,不排除市民未来需接种第三剂科兴疫苗,而康复者需接种第二剂。目前专家仍在等待科兴研发加强剂,将现有疫苗的抗原,转换成全球流行的Delta变种病毒,才是最有效。
▼三图看清 科兴、BioNTech(复必泰)疫苗 预约接种及副作用详情▼
呼吸系统专科梁子超亦称,康复者面对的问题并非抗体因时长失效,而是病毒不断变异,产生抗原漂移。“我哋唔知现有疫苗,打一针、两针、甚至三针,系咪一定有效。”他续说,康复者打针后出现副作用的频率较高,担心打两针产生的副作用多于实际保护效用。
▼8月16日东涌逸东(二)邨美逸楼围封强制检测▼
▼8月17日居袁国勇到湾仔帝盛酒店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