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推实习计划 60个名额吸纳应届毕业生 今起接受报名
本港疫情反复无常,就业市场未见稳定。中电控股及其附属公司中华电力,将于今年推行第二次、为期一年的中电毕业生实习计划,今(12日)起于网上接受报名。
每月实习薪金约15,000元,一年实习后,有意于中电留任全职的实习生可向公司申请,但公司称并不确保一定获聘,但会比其他求职者较有优势,视乎公司各部门的职位空缺和各主管最后决定。根据上年度的数据,60名实习生只有10多名能成为全职的员工。
放弃全职参与实习:电力是自己最有兴趣
时健宁2020年毕业于香港大学电机工程系,是去年参与计划的实习生。她于中电实习前,已有一份稳定的全职,但原公司规模较小,工作性质与自身兴趣不符,令她有意另觅新工作。机缘巧合,她在同年9月开始于中电输电部实习,协助改良输电系统警报流程,她认为计划能助她深入了解整个电力系统。
时健宁说,当初她放弃稳定全职工作参与实习计划,家人曾表示担忧,但她认为“电力才是自己最有兴趣的范畴”,中电亦有更好的培训机会,在工作上能学而致用,对自己未来的前景有很大的帮助。
未因性别受差别对待
时健宁说,大部分女性可能会担心参与工程工作,会因性别而受到差别对待。但她指示输电部的工作技术性较多,体力劳动较少,公司会为每一个员工提供相同工作机会,令她在知识和技术方面都有不同的增长。
她指电力系统比较复杂,大学中学习的概念较抽象,实习过程则可接触更多实体设备,确定自己懂得电力系统的操作。她认为思维有明显改变,相比以前一个问题只用最直观方法去解决,现在会先深入了解持份者想法,针对问题根源解决。除工作上,她在日常生活中待人处事更识变通。
大学主修社会科学的吴浩天,因疫情后,发现数据分析为将来社会工种的大趋势,决定申请数据分析的实习职位,挑战自己。他称自己个性较内向,不喜欢与别人使用电话沟通,但因工作性质,必须了解不同部门的需要,继而改变自己的性格。
实习计划为期一年 今起接受网上申请
中电的毕业生实习计划为期一年,实习职位涵盖电子工程、资讯科技、机械工程等,实习名额逾60个,参加者应为应届本地或海外毕业生,需具有相关学科学士或硕士学位,海外毕业生须持有在香港工作的有效许可证。另设见习工程师及技术员计划共60个名额。
实习计划今日(13日)起接受报名,申请可于中电网站递交(http://clp.to/graduate-internshi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