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券|360亿分散过多行业 李兆波:难提振经济 不如派钱好过
【5000元消费券/政府电子消费券/八达通/AlipayHK/Wechat pay/拍住赏/Tap & Go】 电子消费券计划耗资360亿元,昨日(5日)正式接受登记,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预期将为经济带来0.7%提振效用。不过中大商学院高级讲师李兆波狠批消费券的派发金额不足,被分散至各行各业,指“不如直接派钱好过。”他亦直言,政府以电子形式派发消费券为错误的决定,需花费大量时间、人手及资源,“为咗区区五千蚊,花时间做场骚,嘥鬼气,除非系派一万蚊(消费券)啦。”
▼5000元电子消费券5分钟登记方法▼
陈茂波︰料带来0.7%的经济提振作用
首批第一期电子消费券将于8月1日派发,虽然金额仍未到手,但不少市民或已“先洗未来钱”购买心头好。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亦表示,计划规模达360亿元,估计为今年经济增长,将带来0.7%的提振作用。不过李兆波直言,现时消费券仍未能带动气氛,根据最新的零售数据显示,本港五月录得近296亿元的销售额,相比去年圣诞节或今年农历新年,约310亿及325亿元,仍有一定的距离。
李续指,电子消费券360亿元的规模貌似庞大,实际上需分散至不同行业,包括零售、餐饮、交通等,将会影响振兴经济的成效。“360亿分散咁多行业,好难会有效果,拎嚟养猫养狗又得,洗车又得。分得愈多,效果愈细,不如直接派钱好过。”
电子消费券达到效用需派发最少一万元
李续指,虽然明白政府借推消费券推广电子支付,但认为最终的成效不大。他狠批,“用电子形式派消费券系最错”,推断政府不愿只振兴零售业带来政治压力,而将使用范围分散至不同行业。
同时,李认为电子消费券的派发金额不足,却需耗费大量行政费用、时间等,与支付平台商讨派发的形式,为使用范围分门别类,亦要向市民解释弃用其他支付平台如Payme的原因。“为咗区区五千蚊,花时间做场骚,嘥鬼气,除非系派一万蚊(消费券)啦。”
▼$5000 电子消费券懒人包▼
料商户于优惠期过后重拾现金支付
李认为,派发电子消费券唯一的好处,是能够追踪到市民的消费记录。不过他不看好电子支付在香港的发展,指年轻人不愿接受来自内地的AlipayHK、WeChat Pay HK,而长者亦未必懂得使用手机,估计最终八达通因用途广泛,成为最多市民选择的支付工具。虽然四间支付平台免除商户的手续费用,但相信商户于优惠期过后,将弃用电子支付重拾现金支付,“冇著数冇人会用。”
不过李认为,由于每名市民的消费方式不同,部分或选择一次过大额消费,亦有部分只为满足平日的交通费用,或低消费水平的娱乐。虽然预期提振经济的成效不高,但实际仍有待观察。他亦坦言,邻近地区如日本及台湾,派发消费券的方式比香港更人性化,即使没有手机的人士亦获派发“消费券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