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院手术表现】明爱ICU去年多名护士离职 或影响手术后护理

撰文: 黄卓然 朱韵斐
出版:更新:

医管局派发公立医院15/16年度外科手术成效成绩表,明爱医院在预约手术及紧急手术表现都逊预期,表现在17间医院当中“包底”。明爱医院回应指,表现差是受几项因素影响,包括该院外科部门一名顾问医生正值退休前休假,令去年部份时间资深医生人手较为紧张。另外在术后护理方面,病人于深切治疗部平均留院时间为3天,比医管局各医院总平均日数4.97天,少约2日。有明爱医护人员透露,明爱医院去年多名护士离职,其中深切治疗部人手较紧张,有机会影响了病人的术后护理。

去年明爱ICU爆护士离职潮。(资料图片)

明爱医院解释,三大因素令该院去年手术表现较逊色,包括外科部一名顾问医生退休前休假,令去年部份时间资深医生人手较为紧张。至于去年度外科病房及深切治疗部(ICU)整体入住率较高,分别为93.6%及83%。ICU病床需求殷切,病人在ICU平均留院时间为3天,比其他公立医院总平均日4.97天少2天,加上外科病房亦需照顾其他专科的住院病人,影响术后护理。深水埗区人口老化,亦增加术后死亡的风险。

明爱医院回复指,人口老化、一名外科资深医生退休及深切治疗部床位紧张,令去年手术表现较逊色。(李泽彤摄)

ICU护士流失重灾区

据悉明爱医院去年出现护士离职潮,其中深切治疗部是重灾区。该院医护人员指,深切治疗及加护病房一个40至50人的护士团队,去年约有4名护士离职,到了不同的医疗机构就职,其中包括10年年资以上的资深护士,影响前线护士“带教”工作。

另外,亦有医护人员指,该院肠胃科的手术出现较多的并发症,以及需要入院再动手术的情况,例如进行肠脏手术后因出现渗漏要再入院做手术。据知,因术后并发症较多,病人术后需要到ICU及加护病房留医,一度令这两个病房“爆满”。加上明爱的外科病房在冬季流感高峰期时需要接收众多内科病人,令医护工作百上加斤,影响了术后护理。

吴志豪忧手术成效计划增标签效应。(资料图片)

医生工会轰计划增标签效应

公共医疗医生协会会长吴志豪认同,“手术成效监察计划”能指出表现较差的医院需要改善的空间,有效减低术后粗死亡率,但指部份原因如手术室及病床不足、医护人手不足等,并非朝夕可得改善。吴志豪质疑,医管局的改善速度追不上每年检讨的速度,使有部份医院长年被指表现较差,担心会出现标签效应,减低医患信任。他认为医管局应检讨有关计划的公布模式,应强调过去医院手术方面的努力和认同前线的努力;局方亦需要为资源较紧绌的医院聘请兼职医护,加快改善已知问题的速度。

医管局自2008年起,每年都会公布“手术成效监察计划”结果,就17间有外科部门的公院大型及超大型手术,以实际死亡人数与预期死亡人数比较,加上病人年龄及病情严重性等因素分析。15/16年度,17间公立医院共有25,531宗大型及超大型手术,比13/14年度增加1.2%。5,623宗紧急手术中,粗死亡率为5.6%,创纪录新低。19,899宗预约手术中,粗死亡率为0.4%,与去年相同。屯门医院在预约手术中,15/16年度共有10宗死亡个案,13/14年度亦有10宗死亡个案,表现较为逊色。而明爱医院在紧急手术及预约手术,分别有22宗及8宗死亡个案,表现均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