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设专科打击洗黑钱 去年冻结2.68亿增一半 吁勿借卖银行户口

撰文: 郑秋玲
出版:更新:

警务处将财富调查组、联合财富情报组和总部(财富调查),从毒品调查科分拆,于6月1日正式整合升格为“财富情报及调查科”(FIIB)。警方指,去年调查“洗黑钱”案有1,905宗,冻结2.68亿元,较2019年急增49%,另外充公1.13亿元。

警方关注近年骗案中,有骗徒透过向他人“借户口”、“卖断户口”处理犯罪得益。另外,对于众筹活动,警方指众筹本身不犯法,但如发现实际用途不符声称目的,涉诈骗、盗窃等,处理这些款项就属于“洗黑钱”。

财富情报及调查科总警司林敏娴(左)、高级警司郑丽琪(右)吁市民勿借卖银行户口。(郑秋玲摄)

去年充公1.27亿元

财富情报及调查科高级警司郑丽琪表示,警方调查洗黑钱案,去年有1,905宗,较2019年的1,713宗,上升约11.2%;可疑交易报告去年有逾5.71万宗,较2019年的5.15万宗,增加约10.7%。今年首5个月有上升趋势。

追查黑钱去向方面,郑丽琪表示,去年的限制令涉及2.68亿元,较2019年的1.8亿元,急增约49%;另外去年充公1.27亿元,均较2019年充公的1.13亿元,亦增加约12%。

犯人数千元买帐户处理830万骗款

郑丽琪特别关注近年骗案中,有骗徒透过向他人“借户口”、“卖断户口”,利用处理犯罪得益,有关银行帐户持有人亦会被拘捕及提控,如今年5月捣破与求职骗案有关的犯罪集团,向帐户持有人提供数千元佣金后,处理830万元骗款,郑丽琪呼吁“唔好心急揾钱,就将户口卖畀都唔知系咩人嘅犯罪集团。”

众筹用途与声称不符或属诈骗

有多个与反修例事件相关的众筹组织,被警方以涉嫌洗黑钱拘捕相关人士。财富情报及调查科总警司林敏娴表示,众筹本身不犯法,香港亦未有特定法例规管,但如发现筹款所得收入,实际用途与当初所声称目的不符,可能涉及诈骗,如私底下将筹款款项“落格”作私人用途,或触犯盗窃。林敏娴续指,如使用诈骗或盗窃所得款项,便属于洗黑钱,“并唔系针对众筹,系针对唔同类型罪案。”

被问到有关个案宗数,林敏娴表示未有特别统计,过去两年处理数宗相似个案,亦未有分类多少宗涉及反修例,“唔系因为反修例犯法,系因为洗黑钱犯法。”她指出,目前暂未见明显流行趋势,“总之接到线报,或者有报案,我哋就去做。”

虚拟银行开户程序简易成漏洞

林敏娴表示,本港的洗黑钱风险水平为中低程度,牵涉较高风险的罪行主要是诈骗及贩毒,与2018年情况相约,暂未见有高风险的新兴渠道,会密切监察。该科正准备提升可疑交易报告管理系统,改善人手处理问题,透过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加强分析。

虚拟资产趋普遍,林敏娴指留意到有利用虚拟资产洗黑钱个案,由于如虚拟银行、储值平台的开户程序简易,毋须亲身到银行亲自认证,有人乘机伪造资料开立帐户,并转卖户口。

至于有无利用虚拟货币洗黑钱情况,林敏娴表示涉及虚拟货币,常见于网上勒索案件,而近期虚拟货币价格有升幅,衍生相关投资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