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内委会前夕跪低 西九故宫馆下周一起咨询六星期
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明天出席立法会内务委员会特别会议,就西九文化区兴建故宫文化博物馆,向议员解画。在会议前一天,政府向立法会提交文件,表示鉴于项目涉及修改故宫文物外借的规例,需要保密,林郑与北京故宫签署《备忘录》前,没有任何基础进行公众咨询。当局将于下周一起,展开为期6星期的公众咨询。文件交代,港府早于2015年底开始探讨兴建博物馆的可行性,到去年10月及11月两度向西九董事局简报,并于11月底通过兴建故宫馆的建议。政府同时公开《备忘录》 ,文本指六个月内双方要签订具体合作协议。双方以任何理由终止《备忘录》,不须付上任何责任。
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去年底到北京与故宫博物院签署合作备忘录,公布于西九文化区兴建故宫文化博物馆,被民主派批评事前缺乏咨询。政务司司长办公室及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向立法会提交文件,指特区政府早于2015年底与故宫博物院探讨,研究在香港设立一所专门展览中国艺术、文化和历史的专题博物馆的可行性。在选址方面,文件指特区政府考虑西九文化区是香港的旗舰文化项目,因此认为在西九文化区兴建这所专门展览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博物馆最为合适,配合现有的 M+博物馆,两者将令西九文化区的文化设施更为多元。
文件又透露,“鉴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项目的特殊情况和保密的要求,管理局董事局在签署《备忘录》之前实在没有任何基础进行公众咨询”,政府又指,由于《备忘录》的正式签署是启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项目的先决条件,而且政府认为发展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应受到香港市民欢迎,并有利于香港的文化和旅游业发展。
文件又指出,如没有中央人民政府及相关内地部委的大力支持和批准,以及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的捐助,不论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还是特区政府,均不可能独自推展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项目。因为如要于内地境外场地要采用“故宫”的名字,及要求放宽内地就外借展出珍贵文物的期限和数量限制(由 120 套增加至 900 件套)的有关规例和做法,均必须得到内地相关部委的特别批准。
西九董事局去年11月通过建馆
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于在去年10月和11月两度向董事局成员分别作出简报,并在之前取得数位资深董事局成员对项目的支持。董事局成员回应亦一致正面,认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 M+博物馆能互相配合,令区内的文化设施更多元化,丰富香港的文化艺术生活,并透过提供多元及丰富的访客体验及增加文化区的吸引力。董事局于去年11月底的特别会议,通过兴建西九故宫馆的建议。
“鉴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项目的特殊情况和保密的要求,管理局董事局在签署《备忘录》之前实在没有任何基础进行公众咨询。”
至于由马会出资兴建事宜,文件指西九文化区项目正面对资金短缺的问题,如要西九管理局承担建造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费用,势加剧财政困难,故政府联络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经过数次与香港赛马会主席、董事和行政总裁的会议,当中包括一次邀请了北京故宫博物馆院长单霁翔出席,讲解故宫博物院的愿景和发展的会议,结果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于去年十月决定捐出 35 亿元支持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项目。特区政府与赛马会主席和行政总裁的会面及其后基金就审批捐款而举行的会议,均以保密方式进行。
民主派另一个狙击焦点是项目直接拣选建筑师严迅奇为设计顾问。政府在文件解释,西九董事局在考虑设计故宫项目的技术要求时,认为设计顾问需具备设计与建造类似性质的中华艺术博物馆的经验,以及有能力令新博物馆与周边环境和邻近设施融合,经咨询故宫博物院的意见和董事局充分考虑后,批准委任严迅奇为项目的设计顾问,强调依足程序。
董事局认为,严迅奇于本港出生并接受教育,属极具经验的建筑师,在国际上享负盛名,其设计和专业知识获得高度评价,而且严迅奇曾获邀参与西九文化区概念设计,对西九文化区的愿景有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