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寒”不太冷 勿吃太温热食物 注重运动勿过量
是日小寒,是农历24节气中全年最低温的节气之一,但天文台预计今日(5日)市区气温最高达摄氏23度,贴近2016年属小寒温度历史高位的摄氏24.3度。但下周一起气温会逐步下降,至周五(13日)或跌至摄氏13度。小寒不再寒,有中医师教路,市民要适当调节饮食、休息、运动等的生活习惯,例如可宜吃温性但偏平的食物、忌吃沙律等生冷食物、勿做过份剧烈的运动等,避免患感冒和养生度过冬天。
小寒是农历24节气历象中全年最低温的节气之一,但今个小寒不再寒。根据香港天文台截至昨日(3日)下午预计,今日气温介乎摄氏19至23度,部分时间有阳光,或贴近去年小寒温度的历史高位24.3度。天文台预计其后气温会于下周一(9日)起逐步下降;到下周二、三会有一两阵雨、早上清凉;至周五有机会跌至13度,吹4至5级的东北风。
1) 小寒宜进食温性食物养肾驱寒
小寒象征将渐入天寒。注册中医师彭明慧表示,节气历象中,小寒的天气一般较阴冷晦暗,阴气上升使人体阳气闭藏,因此小寒有“冬藏”的概念,意指树枝上的树叶枯落后将营养藏于树根,处于休眠状态,故养生食疗的原则以“藏热量”为主,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彭明慧续说,冬季时节肾机能强健,可调节机体适应寒天,所以冬日养生需养肾防寒,在日常饮食中宜吃温补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鹿茸;益肾性食品如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等;补肾食物如合桃、栗子等。
但由于香港气温偏暖,彭明慧指未必适合吃温性太强的鹿茸、羊肉、当归等食物;较平性的菜干、淮山等材料成为好选择,彭明慧特别推介菜干淮山栗子排骨汤,指它适合不同体质人士、包括可让孕妇进食,在冬日健脾固肾、补益五脏。
【菜干淮山栗子排骨汤】
材料:菜干2両、淮山5钱、栗子4両、生姜3片、陈皮1角、排骨10両
备注:选材用排骨,用意“以骨补骨”,骨乃由肾所主。
煲法:
(1) 菜干浸洗去沙
(2) 排骨汆水
(3) 果皮浸软刮囊待用
(4) 栗子去壳去衣
(5) 汤煲内加入约3公升水
(6) 大火煲滚后,加入所有材料,待水再滚后转中小火熬约2小时,加盐调味即成
2) “小寒”不寒增染“疫病”机会 不宜多吃沙律
这个“小寒”不太冷,彭明慧指,中医有“非其时而有其气”的说法,即应该冷的日子不冷,应该热的日子却不热,这些日子易生“疫病”,即现代说法的流行性感冒。彭续说,近月日夜温差大,因此诊所接收到很多出现气管敏感的患者求诊,他们大多忽略了气管保养,如早上外出时未穿上足够衣服应付晚上的气温、寒冷时亦未有戴上颈巾,并且吃了“生冷”食物刺激气管。彭解释,很多嗜素市民喜欢在冬天吃沙律,但未有煮熟的蔬菜寒性较强,其实与汽水和雪糕一样同属“生冷”食物,不利气管健康,提醒市民要密切留意天气转变,以调节穿衣和饮食。
3) “冬主封藏”重休息 不适宜做剧烈运动
“冬季就相当于一天中的夜晚”,彭明慧提醒,要顺应冬季昼短夜长的规律,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如夏季习惯晚上12时睡、早上6时起床的市民,可考虑延长睡眠时间至晚上11时睡,翌日早上7时起床,以利于阳气潜藏,阴精积蓄。中医亦有“冬主封藏”的概念,彭明慧建议,冬日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过度运动容易令身体变虚,没有足够的能量应对春季来临。她建议,市民按自己体质在冬日做适量的日常运动,如每日30分钟带氧运动;若运动后感到很疲累、晕眩甚至虚脱等,就要小心是过度运动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