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到】最老的孤猴寄居嘉道里 与郊外相隔了一道墙
踏入新一年,灵猴献岁。近二千只郊野美猴王顿成人类的年度主角,一举一动都是镁光灯下的焦点。但在大埔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七只猴子因早年被遗弃荒野或误闯市区,从此与家人失散,沦为猴子孤儿,辗转之下寄居园内的“猴子乐园”,成为游人观看谈论的对象。由于牠们习惯圈养生活及与人类相处,早已无法回归大自然。乐园筑起的铁网高墙虽为孤猴提供安身之所,却同时变成牠们投奔自然的最大阻隔。无奈,自由与束缚总是一墙之隔。
猴年将至,市民如想一睹美猴王的英姿,除了去金山、狮子山及城门郊野公园走一趟,亦可到访大埔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农场先后收留三只年长及四只年幼猴子孤儿,并在2007年设立“猴子乐园”,作为猴子教育展览。【猴年专页:齐鼓掌!衣食住行贺年大攻略】
工作人员轮流让两组猴子在展区活动。这天,年长组别的猕猴Rosie、长尾猕猴肥仔及黑仔如常走出展区享受日光浴、抓毛捉蚤,以及嬉水作乐。由于年纪较大,牠们行走时的动作不如年幼猴子般灵活,走动一会儿又要坐下来歇会儿,身体也逐渐出现各种毛病。
农场的动物保育部高级保育主任陈结山(Kit Sun)表示,十年前,渔农自然护理署与人类有冲突的猴子Rosie、肥仔及黑仔送交园区,其中Rosie现已年届26岁,相等于人类93岁,相信是全港最老的猴子。记者所见,Rosie性格沉静,样子看起来像在思考,而且爱独处,故要捕捉牠的一举一动成为游人最大的挑战。
陈结山解释,野猴一般的寿命只有15年,但圈养的猴子更长命。他续指,肥仔今年23岁,相等于人类85岁,由于身型健硕,近年备受糖尿病困扰,但就喜欢指挥大局,是一只具领袖风范的雄猴。黑仔则年届20岁,即是人类的74岁,平时愿意臣服肥仔之下。
除了三只年长的猴子,农场于2011年收留由爱护动物协会拯救的幼年猕猴,并由照顾人员起名Oliver。Oliver现年四岁半,个性调皮却带点害羞,并自认为猴子群的王者。次年,渔护署亦拯救三只走失街头的幼年猕猴,并送交农场,牠们分别为七岁的Woo Woo、五岁的Sita及四岁的Lakshmi。陈结山称,四只幼猴均由照顾人员命名,其中Woo Woo平日爱“Woo Woo”呼叫,所以取名Woo Woo,而Sita及Lakshmi则是印度宗教圣典《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的角色名称。
习惯圈养生活 不能重返大自然
虽然“猴子乐园”不能与广阔的郊外媲美,但陈结山表示,园内摆设各式各样的树木枝干,让猴子活蹦乱跳,活动肌肉,又会设计不同的任务,让牠们进食前灵活脑筋,务求营造一个接近猴子在郊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环境。
奈何,园内七只猴子习惯圈养生活,只看得懂人类的身体语言,若贸然将牠们送返郊外,猴子孤儿未必可以生存。陈结山承认,“猴子乐园”的落成正正为这些无法回归自然的猴子提供栖身之所。
根据“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网站资料,“猴子乐园”的猕猴大多数属于非法贩卖活动中拯救出来的孤儿,或是遭非法饲养后遗弃在郊野的宠物猴,由于太熟悉人类,故无法放回野外。陈结山补充,农场近年接获被车撞修的猴子数目有所下降,由2012年的五只,跌至去年的一只,反映近年猴只走失的情况有所改善。
他指,猴子之所以会走入民居,全因人类主动喂饲猴子,呼吁市民郊游时不要主动接触猴子,远远观看便可以,正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后记: 采访当日,记者所见的“猴子乐园”被铁丝网和木板高高包围,高墙之外是一片绿悠悠的山坡,但园内的孤猴永远无法知道一墙之隔的郊外有多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