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到】全港仅余六个喂猴人 守护马骝山上的猴儿
猴年将至,说起猴子,“港猴”活跃于狮子山、金山及城门郊野公园山林一带。1999年,因经常发生野猴咬人或猴子因人类喂食大量繁殖,渔护署下达禁喂令,并发出66张喂猴证作过渡安排。至今这批喂猴人只剩下6人,其中一人就是66岁的蔡庆熊,直到现在,他依然每星期三次,每次自掏近千元,买面包、蕃薯、花生等给猴子们。
喂猴证全名是“喂饲野生猴子特别许可证”,持证者可合法于金山郊野公园内指定地点喂猴,并需每年续牌,而且不接受新申请及转让别人。穿起印有“许可喂食人士”的萤光背心,驾小型货车来到金山郊野公园,猴子们见车即知道“有饭开”,立即冲出来,但大家都非常尊重他,只要一声令下,猴子们都乖乖听话,“坐定定”等开餐。当蔡倒出一大袋面包,猴儿即蜂拥而至,不过份量充足,包保约200多只猴子“猴猴有份,永不落空”,部份与蔡特别相熟的猴子,如金猴“金仔”等,更获他亲手喂食金莎、蕃薯、花生等食物,吃得津津有味。
蔡庆熊:“顺其自然,就算希望政府可重新发牌畀人喂猴,但希望越大咪失望越大。”
曾勇救被猴群欺凌的马骝仔
蔡庆熊从事印刷行业,本身亦养了两只猫,自小养过的动物更多不胜数,有猫、狗、鸡、鸭、甚至蛇及蜥蜴等。他曾带子女一同喂猴,但现时“仔大女大”,已没有再陪他一同喂猴。他忆述30年前,驾车途径大埔道琵琶山段,见到有群猴子在路旁,于是停车望一望,并给牠们食物,觉得牠们和蔼可亲,便开始间中带食物去喂牠们。他指猴子们都很纯品,不会主动攻击人,“冇人叫你用啲食物畀佢食但又缩手,缩多几次马骝快手拎咪抓伤你啰!”
喂猴30年,蔡庆熊难忘当年勇救幼猴。当时两族猴子相争,其中一族败退时,遗下小猴,即惨被其他猴子集体欺负,“将佢掷落水塘又拎返起,不停重复。”当时渔护署车辆刚巧经过,但渔护署职员反对蔡营救小猴,蔡不顾一切,手拿丫叉,用波子吓退其他猴子,再趁机抱起小猴,并交予渔护署检查,事后亦得知小猴已被放回郊外。
渔护署:广植树林供猴子觅食毋须发新牌
蔡庆熊曾向渔护署反映,希望可重新发牌供人喂猴。“有个喂猴员死前叫佢个孙帮佢照顾班马骝,不过佢个孙冇牌,去两个月之后都冇再见佢。”猴年将至,他无奈道:“顺其自然,就算希望政府可重新发牌畀人喂猴,但希望越大咪失望越大。”渔护署表示,为协助野生猴子回归郊野觅食,已在郊野公园种植约30万棵包括杨梅、白桂木、南酸枣、岭南山竹子和余甘子等适合牠们食用的植物,现时已不接受新申请。
文浩泉:“我主要目的唔系要喂饱佢哋,系想帮佢哋做绝育。”
生态调查员持牌喂食为绝育
除蔡庆熊外,香港喂猴人还有他。27岁的文浩泉(Louis)是香港海洋公园基金会野猴生态调查员。为了控制猴子的繁殖数量,自2009年起受渔护署委任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会进行野猴保育计划,计划有两位野猴生态调查员,两人只可于工作时间喂猴,否则皆属违法。
“喔!呜!”Louis大声呼叫,数十只猴子慢慢走近,但采访当日,刚巧保育计划的合约到期,仍在处理续约中,Louis暂时不能喂猴,部份猴子见无食身物,状甚不爽,对Louis不太理睬,亦有猴见Louis离开后更露出疑惑表面,似在心想:为何没有食物?
停止喂食野猴方能控制数目
Louis忆述,儿时曾到“马骝山”一次,他坦言当时很害怕,但于英国修读环境管理学士,回港后便成为海洋公园保育基金会的野猴生态调查员,他指因为工作与环境生态有关,香港亦少有人从事有关猴子保育工作,故觉得很特别,至今已一做四年。
“我主要目的唔系要喂饱佢哋,系想帮佢哋做绝育。”Louis主要工作是靠苹果、花生、瓜子等食物吸引猴子进入野外设置的大型捕猴笼,让兽医及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及绝育手术,希望控制到野猴数目,目标为全港八成野猴进行绝育,以确保猴子生长维持良好稳定的水平。但Louis认为,除绝育外,教育人类停止喂食野猴,加上渔护署执法,三管齐下,方能好好控制“猴口”。
对于常有猴子袭击人类,或抢人食物等事件发生,Louis认为猴子本性温驯,很多时是因为猴子觉得人类入侵牠们范围,有攻击性,才会反击,“系人类要改变习惯,唔好带胶袋喂食物畀马骝,马骝就唔会觉得胶袋有食物而抢你。”他希望猴子可回归自然,于自然界自行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