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怡半岛站月台仅阔6米、11步之距 黄之锋忧逼爆月台引起混乱 

撰文: 甄挺良 陈宇轩 胡家欣
出版:更新:

港铁南港岛线(东段)将于下周三(28日)通车,沿线车站今日(24日)开放让市民参观站内设施,包括月台位置,家住海怡半岛的香港众志秘书长黄之锋亦有参观,发现海怡半岛站月台狭窄,形容“可能是全香港最窄月台”,担心通车后人流多,逼爆月台。海怡半岛站属双边月台,《香港01》记者量度月台幕门与幕门之间的距离,发现该站月台仅阔约6米、11步之距;加上列车三卡行驶,月台长度比其他港铁站短,未知通车后月台承载力如何。

开放日海怡半岛站月台上挤满人。(陈宇轩摄)

《香港01》利用卷尺先后量度多个港铁车站的双边及单边月台的阔度,包括3个采用双边月台的南港岛线新站,即海怡半岛、利东及黄竹坑站。结果发现,海怡半岛站在3个车站中最窄,幕门与幕门之间的距离仅约6米,记者只用11步便能从一边幕门到另一边幕门;现场观察亦发现,月台的长度明显比其他港铁车站短,相信与列车三卡行驶有关。

记者利用卷尼量度海怡半岛站两边月台幕门之间的距离。(陈宇轩摄)
本身是海怡半岛居民的黄之锋建议港铁尽量加密班次,疏导站内人流。(资料图片/陈焯𪸩摄)

黄之锋评海怡站:可能是全香港最窄月台

家住海怡半岛的香港众志秘书长黄之锋,今日亲身前往海怡站观察,同样发现车站月台狭窄,形容“可能是全香港最窄月台”。他续指,海怡半岛站是南港岛线总站,相信不少南区居民都会特别前往该站上车,“通车后一定逼爆,人流太多可能引起混乱”,又批评港铁在人流高峰期关闭部分闸机及扶手电梯是治标不治本,“塞喺出面都唔系办法,只会更加混乱”,认为要疏导乘客应尽量加密班次。

在利东站参观的冼先生担心月台会在繁忙时间迫满人,难以上车。(陈宇轩摄)

至于利东站及黄竹坑站的双边月台分别阔约8米及10米,亦是云云港铁站中相对较细的车站月台。家住香港仔的冼先生在参观利东站时表示,担心月台在繁忙上班时间会逼爆,加上车厢仅三卡,载客量少,列车在总站海怡半岛站开出可能已上满了乘客,因此利东站或黄竹坑站的乘客届时或较难上车。通车后,他会试乘港铁一段时间,“睇定后”再考虑日后到湾仔上班时是否续选乘港铁。

港铁指南港岛线设计足够处理区内流量

港铁车务营运总管李圣基预计,南港岛线开通后个别车站“有少少挤迫情况”,有需要时可能需要关闭扶手电梯或部分闸机,作人流管理。被问到会否担心海怡半岛站因月台太窄导致过分挤迫时,他称整个南港岛线属中型铁路系统,车站容量亦按中型铁路规模设计,认为要处理区内乘客上落“相当足够”,港铁会密切注意每个车站情况。

细月台建成源于地理及建筑限制

事实上,港铁现有不少车站月台均比较窄。根据实地量度,观塘线牛头角、九龙湾及观塘站的双边月台均阔逾10米;而港岛线的湾仔及铜锣湾站则采用单边月台设计,由墙身至幕门距离约3米,8步可上车,反映月台比较狭窄。有铁路迷解释,该3个观塘线站于1979年落成,由于是架空月台,空间有限,建筑面积被迫尽量缩少;至于湾仔及铜锣湾站则在1985年落成,当时该处地底已建有不少设施及桩柱,因此采用分层式单边月台建筑,以节省空间。

黄竹坑站的月台在各南港岛线站中已是相对较大。(陈宇轩摄)
九龙湾站两边月台间距约11米。(胡家欣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