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逾三成人口属肥胖 卢宠茂:不考虑引入糖税
本港15岁至84岁人士中超过20%属超重,逾三成属肥胖。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今日(7月9日)在立法会回应议员就相关问题提出的质询时表示,本港有不少措施协助市民健康生活,包括成立了“降低食物中盐和糖委员会”、推行“预先包装食物标签制度”等,所以不会考虑引入糖税。对于市面上有各式各样减肥药物,如排油丸、减肥针,卢宠茂建议市民在接受与医疗相关的疗程时,应寻求专业人士的意见。
保险界立法会议员陈健波今日就肥胖问题提出口头质询。他指出,政府有关防控非传染病防控的政策目标中,包牯要在今年或之前制止糖尿病及肥胖问题上升,然而根据卫生署2020至2022年度人口健康调查显示,本港15至84岁人士中有22%是超重,32.6%是肥胖,较2014至2015年度数据有所增加。
第三季展开新一轮人口健康调查 助检视政策
卢宠茂回应,数据会有所上升是因为当时正在新冠疫情期间,市民的生活模式经历了重大转变,包括缺少体能活动,以及养成不良饮食习惯。他续指,2025至2026年度人口健康调查料在今年第三季正式开始,在下年年尾将会有结果,政府到时会以这些数据去检视策略及行动计划的目标及成效。
有议员指数据显示征收“糖税”有助肥胖率,问香港会否考虑。卢宠茂回应,本港已有不少措施去协助市民达到健康生活,例如成立“降低食物中盐和糖委员会”去推广减低食物中的糖和盐的成分,亦有推行“预先包装食物标签制度”去协助消费者辨认低糖产品,所以并不会考虑引入糖税。
部分国家在面对肥胖问题时选择引入糖税,例如墨西哥在2014年向含糖饮料征收10%的税,到2020年当地低收入户的含糖饮料销量已降低12%。
减肥产品安全性存疑 卢宠茂建议征询专业人士意见
市面上有很多标榜“立即见效”的减肥产品,例如排油丸、减肥针等,引诱市民去购买,然而,这些产品或存在安全风险,甚至可能出现产品成分来历不明的情况。卢宠茂建议,所有牵涉药物的产品都应该有相关法例去规管;市民在接触减肥针时,应该寻求医护人员的意见。同时卫生署也会继续教育市民在接受一些与医疗相关的疗程时,都应该向专业人士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