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简约公屋|攸壆路首付入伙八成逊预期 一幢疑四成单位未住人

撰文: 林子慰 林远航
出版:更新:

元朗攸壆路简约公屋项目南区有1,046个单位,3月28日起入伙。当局曾表示首星期每日安排50单位入伙,之后会安排100单位入伙,并预计于4月完成南区入伙。惟房屋局昨日(14日)表示,截至今年5月初,项目超过800户入伙,即入伙率约八成,不符早前预期。

《香港01》记者星期一(12日)到场观察南区入住率,该区第九座其中一栋建筑共62户单位,当中约有25户无生活痕迹,疑似约有四成单位未有居民入伙。

房屋局最新回复查询表示,部分居民在完成办理入伙手续后需要时间预备及进行搬迁,预期整个攸壆路项目约2,100个单位将很快完成全面入伙,又指正在“争分夺秒”,为北区的居民办理入伙手续。

房屋局昨日(14日)表示,截至今年5月初,项目超过800户入伙,未达当局原定4月完成南区入伙目标。(夏家朗摄)
约下午5时30分,有小朋友在楼下等候家人出门。(夏家朗摄)

毗连锦绣花园 南区1046个单位 3.28起入伙

元朗攸壆路为首个入伙的简约公屋项目,项目分为南北两区,其中南区3月28日起入伙,共提供1,046个单位,包括837个1至2人单位,以及209个3至4人单位,月租由880元至1,630元不等。该项目地理位置毗连元朗乡村式屋苑锦绣花园,不近市中心。

《香港01》记者星期一(12日)到场观察,约下午5时30分,社区内仅有十数名居民于广场内活动;约下午6时30分,陆续有居民回家。

约下午6时30分,陆续有居民回家。(夏家朗摄)
约下午6时30分,陆续有居民回家。(夏家朗摄)
约下午6时30分,陆续有居民回家。(夏家朗摄)

视察9座其中一栋 25个单位疑没有生活痕迹 空置占40%

记者曾于月初向房屋局查询最新入伙数字,局方在上周六(10日)回复指,由于房屋局及营运机构一直处理每日收到的新申请,并持续为合资格的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核等,因此相关数字仍时有变化,“暂未能提供各项目的编配数字”。

记者遂于星期一抽了9座其中一栋视察,以窗口位有否安装冷气、窗帘,以及单位内有否摆放物品,以判断单位内是否有住客居住。发现27户三至四人单位中,有9户没有生活痕迹,35户一至二人单位中,有16户无生活痕迹,合共62个单位中,有25个疑仍空置,即约40%。

该单位窗口位没装冷气及窗帘,内部亦没有摆放任何个人物品。(夏家朗摄)
元朗攸壆路南区9座其中一栋建筑物(右),35户1至2人单位中有16户无生活痕迹。(夏家朗摄)
约晚上7时,屋邨内开启走廊灯,有居民回家。(夏家朗摄)

房屋局官员曾预期4月底南区单位全入伙 惟只有八成

至昨日(14日),房屋局公布公屋最新轮候时间,主动披露截至今年5月初,元朗攸壆路项目超过800户入伙,即占总数约八成。翻查报道,房屋局过渡性房屋专责小组副主管张浩智曾表示,该项目首星期每日安排50单位入伙,之后会安排100单位入伙,并预计于4月完成南区入伙。

当局一直拒答申请市区及新界简约公屋比率

现时逾800户入伙,房屋局早前回复《香港01》查询则称,北区已于5月6日开始入伙。综合资料所得,若以南北两区合共2,156个单位计算,现时入住率仅约四成。

记者过去曾多次向房屋署及房屋局查询申请市区及新界简约公屋比率,当局都未有提供数字,只答复市区占多数。

当局向立法会提供的数字显示,第一期申请包括元朗攸壆路及牛头角彩兴路项目由2024 年6月开始接受申请,截至今年2月23日共接获约14,300份申请;而第二期申请于今年2月24日开始,截至3月24日,连同第一期累计共收到约20,900份申请。

▼ 元朗攸壆路项目社区居民一览▼

简约公屋两批共13个项目 合供3万个单位

简约公屋主要供轮候传统公屋不少于三年的人士入住,并以家庭申请者优先。第二期项目包括启德世运道(第一期)、屯门青福里(即屯门第 3A 区)、观塘顺安道(由校舍改建)及上水彩园路(由校舍改建 ),合共提供约5,060个单位。

第一批四个项目共提供约17,000个单位,相关的建造工程已于2023年12月展开:第二批有九个项目共提供约13,000个单位。当局目标在2027/28年度前完成兴建全部单位。

房屋局:部分居民需时预备及搬迁

房屋局最新回复查询表示,据了解部分居民在完成办理入伙手续后需要时间预备及进行搬迁,预期整个攸壆路项目约2,100个单位将很快完成全面入伙,而居民亦会按各自的安排陆续迁入。

当局又指,在元朗攸壆路项目南区持续入伙的同时,自5月6日起,营运机构亦在房屋局的督导下,以更有弹性的入伙安排,“争分夺秒为北区的居民办理入伙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