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护署年内咨询设立禁船区保护鲸豚 动物福利法较复杂立法未有期

撰文: 谭晓彤
出版:更新:

2023年一条巨型布氏鲸现身西贡水域,当时有声音要求政府划出“禁船区”保护鲸鱼,惟政府表示操作有困难以及未有法律依据,最后鲸鱼因高速船致命一击而魂断西贡。渔护署助理署长朱振华昨 (25日)表示,就设立临时“禁船区”、“限速区”,以及赋予《观豚守则》法定地位,今年内将咨询公众,暂时未有具体罚则。

动物福利相关法例亦备受关注,早于2019年完成公众咨询,至今未有立法时间表。渔护署助理署长薛汉宗表示,需要为不同的动物订立一套完善的“实务守则”,部份内容“比想像中复杂”,正与律政司商讨立法细节。

2023年一条布氏鲸在西贡海域死亡,之后送往万宜水库西坝解剖。(卢翊铭摄)

前年布氏鲸惹多人出海围观终被撞“反肚”

2023年一条长约7米的布氏鲸现身西贡水域,连日吸引大批市民及旅客租船出海观赏。当时有保育团体要求政府效法深圳设立“临时管控区”,禁止观光船停留,“必要船只”则要限速航行。 不过,当时政府认为操作有困难,以及未有法律的依据。

布氏鲸在西贡流连19日,始终未能重返深水大海,最终“反肚”死亡。渔护署的死因调查报告相信布氏鲸被一艘快速行驶船只的螺旋桨击中,伤及其背部及脊椎后即时死亡。署方之后建议赋予渔护署署长新权力,在有必要时,例如当香港水域出现非本地栖息的鲸鱼时,将香港水域某部分划定为“临时海洋限制区”,以提供保护。

渔护署昨日(25日)举行传媒茶聚传媒分享未来一年的工作计划。左一为助理署长(渔业及海洋护理)朱振华。

渔护署:年内就订立禁船区咨询公众

渔护署昨日(25日)举行传媒茶聚,署长黎坚明连同副署长及5位助理署长,向传媒分享未来一年的工作计划。助理署长(渔业及海洋护理)朱振华表示,今年内会就立法咨询公众,初步构思是当有外来物种鲸鱼进入香港海域时,会根据情况限制船速,极端情况下更会禁止船只航行。

另外,现时《观豚守则》列明当海豚在船只正前方100米以内,船只应减速或停船,以及每次只可有一艘观豚船在海豚500 米范围内观豚。不过守则仅为指引,未有法定约束力,朱振华表示会一并咨询公众赋予《观豚守则》法定地位及约束力,暂时未有具体罚则建议。

2023年一条巨型布氏鲸现身西贡水域时,有人租船出海观赏。(资料图片/翁钰辉摄)

▼2023年7月13日西贡鲸踪▼

动物福利法“比想像中复杂” 仍在草拟

政府2019年就修订《防止残酷对待动物条例》(第169章)咨询公众,不排除改名成《动物福利法》,计划引入“谨慎责任”的概念,包括饲主须为动物提供合适饮食、生活环境、医疗等。政府当时又计划加重虐待动物的罚则,由原本最高监禁3年,加重至4至10年。

修例草案原订2021年提交立法会,但至今仍未见于立法会议程。当年是立法推手之一的渔护署助理署长(检验及检疫)薛汉宗表示,正与律政司商讨立法细节,部份内容“比想像中复杂”,政府需要为不同的动物订立一套完善的“实务守则”。以猫狗为例,守则需要订明何谓不合理的生活环境、主人多久没有为宠物杜虫有违“谨慎责任”等。署方正参考外国的做法及罚则,拟定细节。

渔护署助理署长薛汉宗。(资料图片)

1.2万人联署要求尽快立法 薛汉宗:心急系理解

本月初逾70个动物保育团体、逾1.2万人在网上联署,要求政府尽快就《动物福利法》立法。薛汉宗表示:“心急系理解⋯⋯其实我哋过去20年一直草拟紧条法例,但系我哋立法要更精细。”

元朗上攸田村大年初一出现现猫头祭品。(资料图片/蔡正邦摄)

▼ 大角咀宠物共享公园 近日现老鼠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