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症室|盼首三类病人半小时得救 第三类却“加价”?卢宠茂亲解
【公立医院收费/急症室加价】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在今日(25日)公布公营医疗收费改革,当中急症室首两类病人、即危殆及危急病人改为免费,其余三类病人、即紧急、次紧急及非紧急收费将提升至400元。当局解释,增加急诊室收费目的是让市民善用医疗资源,希望改变市民求诊习惯,前线医护有更多时间处理首三类病人,并表示目标是90%的第三类即紧急病人可以在30分钟内见到医生。
既然希望首三类病人获优先照顾,第三类属紧急病人何解会在被“开刀”之列?卢宠茂解释,急诊室不是两级制,只是急诊室要回归急诊,成本相当高亦不是普通门诊,总体共付率要提升,第一二类及第三类界线比较清晰,400元收费已经很合理
急症室如果对第三至五类病人收取私家诊所水平的费用,即是300至400元左右,原本愈来愈多人求诊、就诊的紧急个案或许会趋势逆转,但既然原意是在30分钟他们九成人可以获得急症室处理,为什么现在又要以收费来使之却步?但如果较昂贵的费用只针对次紧急和非紧急病人,明明这些个案所占的比重已经一直在减少,为什么现在又要成为被开刀的对象?
公立医院急症室会将患者按病情分为第1类“危殆”、第2类“危急”、第3类“紧急”、第4类“次紧急”及第5类“非紧急”,首3类有服务目标。
目标90%紧急病人30分钟内见医生 现时达标率77%
医管局联网服务总监邓耀铿表示,本次改革目的是让市民善用医疗资源,急诊室第一二类病人最需要照顾,故豁免其400元的收费,举例指心脏停顿、没有呼吸一定要送急救房,绝对有理由豁免收费。
他表示,希望通过改革改变市民求诊习惯,指第四类、第五类可以使用基层医疗,市民改变求诊习惯后,前线医护有更多时间处理第一二三类病人,并表示目标是90%的第三类即紧急病人可以在30分钟内见到医生,现时达标率仅为77%。他又称,如改革后第四、五类病人不来急诊室,就有更多资源放在第一二三类,第四类、第五类病人使用的急诊室服务加价,但缩短的轮候时间会放在第二三类病人身上。
第一二类及第三类病人界线清晰 豁免发挥急诊功能
对于为何第三类紧急病人的急诊室收费都增加,会否令紧急收费病人流出公营医疗服务之外,如何照顾第三类病人?卢宠茂指,急诊室不是两级制,只是急诊室要回归急诊,成本相当高亦不是普通门诊,总体共付率要提升,第一二类及第三类界线比较清晰,400元收费已经很合理,很多欧美国家收过千元美金,一二类的豁免是发挥急诊功能,部分交通意外现场救护车都免费送到医院,过程延续豁免收费的概念。
预计额外收入30亿元 全数用在公营医疗服务
对于急诊室提高收费,预计有多少额外收入。医卫局常任秘书长陈松青回应指,重点不在收入及单纯调整收费,改革资助架构是引导市民改变使用公营医疗模式习惯,不要滥用、误用昂贵及高成本服务,例如急诊室及非紧急的放射造影等。
他表示,预期求医模式有改变,故很难准确估算,如果基于假设及使用模式改变,预计额外收入30亿元,强调收费改革所得,全部会用在公营医疗服务,例如加强对危重病人保障等,认为额外收费都负担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