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逾800学生参加名师高徒计划 卢煜明:香港值创科“黄金时期”
第七届“名师高徒”导师计划今日(15日)举行启动礼,近300名嘉宾、学生、校长及家长出席。中文大学校长、香港科学院院长卢煜明表示,为社会培养新生代科学家,是每个科学家、教育家及政府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他指香港正值创科“黄金时期”,相信政府、学界和民间专业组织通力合作,必能对科普教育做得更深、更广和更完满。
今届有109位高中生参与此项导师计划,并得到53位科学家及工程师支持,担任义务导师,带领学生寻找自己的科研路向。
主礼嘉宾、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致辞时表示,为配合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教育局将在小学开设科学科,以及更新初中科学课程,完善中小学课程衔接,强化同学科学思维,为创科发展培育更多人才。
香港科学院院长卢煜明致辞时表示,为社会培养新生代科学家,使他们能够在科学的长流中接棒,是每个科学家、教育家及政府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而“名师高徒”计划为本地学生提供了课堂以外对科学的宏观体验,通过亲身与科学家交流,中学生能更了解科学研究的实际情况与挑战,一方面有助提升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也可帮助他们有计划地逐步确认将来的发展方向。
卢校长指香港正值创科“黄金时期”,相信政府、学界和民间专业组织通力合作,必能对科普教育做得更深、更广和更完满。
今届“名师高徒”计划由香港科学院、香港工程院、香港科学会及香港青年科学院合办,计划累积至今已有逾800名学生参加。
今年参与的义务导师包括不少资深的科学及教育家,如香港科学院创院院长兼香港大学前校长徐立之、本身是物理学家的浸会大学校长卫炳江、研究结构工程的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香港科技大学前校长陈繁昌等;亦有首次参加计划的香港太空馆馆长何万雄和香港科学馆馆长殷翠荷等。
上届“名师高徒”计划参加者之一、圣士提反女子中学学生张诗欣席间分享参加计划的经验与得着。她表示,过去一年的“名师高徒”计划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她更深入地认识自己和世界;而与不同科学家交流、了解他们的故事,促使她更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令自己对前路和目标更清晰。她希望未来投身科研界,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