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调查:七成港人不愿生育 经济压力住屋迫为主因 晚育成趋势

撰文: 林子慰
出版:更新:

港府近年出招鼓励港人生育,2023年《施政报告》推出“新生婴儿奖励金”计划,每位新生婴儿可获发放二万元现金奖励。惟香港妇联调查发现,有逾七成受访者不愿生育,指经济压力及居住空间挤迫是影响生育意愿的主因。妇联倡议政府设立子女成长基金、立法增设三天育儿假等,提高更多生育支援。

为鼓励生育,特首李家超在2023年公布的施政报告中,提出向当日起出生的婴儿发放2万元,以及一蓝子配套措施。(廖雁雄摄)

“新生婴儿奖励金”于2023年推出,属龙年的2024年,全年共有36,767名婴儿出生,较2023年的33,288名婴儿多3,479人。

香港妇联于今年1月12日至2月12日,以问卷调查方式,访问2,280港人生育意愿,1,320人为50岁以下,960人为50岁以上人士。调查结果发现,71.9%表示不愿生育,仅28.1%表示愿意生育,较去年升2.1%。

最愿意生育的年龄组别集中于“30至39岁”,占约三成三;而“19至29岁”为最少人愿意生育的组别,仅占愿生育者两成三。香港妇联副主席欧阳宝珍分析,传统家庭观念改变,“晚育”已成大趋势。

估算养育儿童至成年 每位成本逾600万

香港妇联副秘书长林慧明表示,现时养育一名儿童至18岁的成本需逾600万港元,育儿成本高企及居住空间挤压是导致不愿生育的主因。另外,职场环境不利于生育者,缺乏弹性工时及育儿假。

香港妇联副主席欧阳宝珍分(中)析,传统家庭观念改变,“晚育”已成大趋势。 (资料图片/林瑞祯摄)

妇联:设子女成长基金 立法增3天育儿假

妇联建议,政府应多宣扬生育的正面资讯,在社会各方面提升婴儿友善环境,以鼓励年轻夫妇生育意愿。妇联冀望政府设立子女成长基金,上限20万元,立法增设三天育儿假,以及增加生殖医学的资助或支援,协助有生育困难的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