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改革│刘智鹏:通识保留批判性思考 仅字眼改为明辨慎思
撰文: 欧阳德浩
出版:更新:
教育局于本月4日向全港学校发通告,公布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框架,中小学涉及八大范畴。重新冠名科目委员会主席刘智鹏今早(8日)于港台节目表示,新通识科仍留有批判性思考,只是该词已作出调整,改为“明辨慎思”。他指,该词源于英文“Critical thinking”,于英文版新通识科并没有抽走,视乎如何去演绎。
节目主持人问到新通识科是否抽取了批判性思考,刘智鹏作出了详尽的回答,指“批判性思考”一词已从翻译上作出调整,改为“明辨慎思”。他解释,由于历史原因,当时英文一词“Critical thinking”,后被翻译成“批判性思考”。他认为,该词的翻译与“批评”字眼上接近,虽然批判为中性词,但批评为贬义词,认为或会容易让人造成混淆,“有时会捞乱咗呢样野。”
刘续指,“批判性思考”一词的英文“Critical thinking”,于英文版新通识科并没有抽走,视乎如何去演绎。他估计,因考评部分的卷二取消,只保留卷一作调整,才令人觉得最能发挥批判性思考的部分已消失。
翻查资料,“明辨慎思”出自《礼记‧中庸》第二十章。全句为“博学之,审问之,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全句的意思是,广博地学习,详细地求教,慎重地思考,清楚地分辨,切实地履行。
▼2月7日封区检测:红磡必嘉街1G-1K号长乐大厦▼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