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年.专访|梁卓伟:港立清零目标因两大醒觉 打好仗再问责
新型冠状病毒去年初于武汉爆发,同月23日香港终告失守,录得由武汉输入首宗确诊个案。至今一周年,世纪疫战未见终点,本港防疫堡垒却一次次遭重挫,现时仍受第四波疫情煎熬。
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梁卓伟,过去一年以政府专家顾问身份进言,惟外界批评政府抗疫反应缓慢、漏洞处处。他接受《香港01》专访,以公共卫生专家视觉评价政府四大抗疫范畴,包括追踪、检测、检疫、隔离,直言最不济是个案追踪工作,“不是十分有效”。他说近期港府终以“清零”为目标,相信源于两大醒觉,第一是与旅游气泡煞停,其次是第四波疫情横行,市民抗疫疲惫,痛定思痛,社会冀走出抗疫黑暗隧道。政策饱受抨击,梁卓伟认为问责检讨应待打好仗后,“抗疫马拉松跑咗三分二,你会唔会望返转头?”
【抗疫一周年系列报道之四】
延伸阅读:抗疫一年.专访|梁卓伟称出席饭聚先检测 忧心院舍长者无人探望
抗疫一年.专访|曾浩辉评政府跟期望有落差 候检疫妇离世不应有
本港首宗新冠肺炎确诊是武汉乘搭高铁到港的39岁男子,自此掀开战幔,抗疫一周年,至昨累计达9,929宗,料今日逼近一万宗;另夺去168人命,主要是长者。
本港经历四波疫情,每次都由输入个案引爆,病毒传播链深入社区。群组爆发不断,小至家庭聚会群组,大至酒吧、食肆、码头地盘、歌舞群组,连最令人担心的安老院舍及医院爆发通通变为事实,大型群组多达53个。市民长期忍受2人、4人限聚令,戴口罩、勤搓手,改在家工作,放弃大型婚礼及娱乐;学童时而停课,时而面授课堂。
不论特首林郑月娥,抑或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及其他主要官员,经常以“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挂嘴边,实施围堵政策,务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这些口号耳熟能详,措施效果摆在眼前。
百分百听晒任何所有专家意见,都不可能
去年1月获邀为政府专家顾问的梁卓伟接受专访称,一直将所知的经验、研究,由2003年沙士、2009年猪流感等抗疫经验告诉政府,“希望令到佢做精准同有效的政策,但当我做决策者时,是否百分百听晒任何所有专家意见,都不可能。”他续说:“但会否希望有时听多啲呢,或者‘唉呀,我都话咗啦,如果你当时听咗我讲呢个,今日就唔使咁啦?’ ”, 这些疑惑或问号,放诸世界各地都会发生。
梁卓伟逐一分析本港的4大抗疫措施,他说去年1、2月已提出须做好检测、追踪、检疫、隔离,简称“TTQI”。由初期至今都做得好好的,他认为是隔离措施(Isolate),医院系统未有见到外国或武汉初期崩溃的情况, 现时更有亚洲博览馆设立临时医院接收轻症患者。检疫(Quarantine)则“有一番折腾”, 总体算不错。
▼2020年3月,海外疫情渐趋严重,大批港人赶回香港▼
袁国勇促增检测量 官员曾力撑:在全球前列
新冠肺炎与2003年沙士不同,最明显是前者有不少“隐形传播者”,检测、追踪工作变得非常关键。病毒检测能力却一直停滞不前,疫情初期每日检测量仅有1、2000个,另一政府专家顾问袁国勇去年3月起三番四次呼吁政府提高至7,500个,官员却迟迟未落实执行到。当时卫生防护中心总监黄加庆3月底更称,机场抵港人士的样本樽回收率有七成半、八成,“相当唔错”,本港检测数量“可能是亚洲最高,甚至在全球前列。”
结果,海员、机组人员免检疫及社交距离措施放宽,触发7月第三波疫情,慈云山成重灾区。磋跎数月,后来特首林郑月娥称,8月检测量有能力提升至8,000。但最大转捩点是去年9月,港府在“国家队”支援下启动全民检测,约180万市民参与,之后又与承办商开设社区检测中心及引入强制检测,降低检测费。
(检测)折腾咗好耐,到而家突破咗瓶颈位,8至10万每日都做到。
梁卓伟说,检测“初期做得好好,但不可以转化到个量好大,折腾咗好耐,到而家突破咗瓶颈位,8至10万每日都做到。”惟他提醒,随时要准备有surge capacity,即应付一旦出现大爆发,可以做到一日验20万样本。
▼庙街疫区 居民接受检测情况▼
批追踪调查工作“唔系认真有效”
至于流行病学追踪调查(Trace),梁卓伟直言:“老老实实,一年来都唔系话认真十分有效。”事实上,去年12月有妇人等候检疫期间死于家中,公众哗然,揭露负责追踪工作的人手不足,政府本月才急急于启德社区会堂设立个案追踪指挥中心,召纪律部队支援。
他指出,本港家庭平均一家有3.3个人,而每名新冠肺炎患者平均找到2至3个密切接触者,换言之仅追踪到家人,故此他提议须扩大追踪范围, 第一层是密切接触者,第二层是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假如有10人患者,就要追踪500至1,000人。本港不像内地可透过社交平台及电子支付程式掌握人们行踪,但花大量人力物力支援,效果都相若。
我好少每日都好似做一个清算簿咁,如果系咁做人会好唔开心。但而家似乎有决心,真系觉得以清零为目标。
两大醒觉:旅游气泡未吹先爆 第4波疫情顽强打横
就政府过去接纳了他多少意见,他笑言:“我好少每日都好似做一个清算簿咁,如果系咁做人会好唔开心,但我见得到,而家(政府)终于似乎有一个决心,真系觉得以清零为目标。”
港府高官之前常说市民须与病毒共存,但近月改口要“清零”,梁卓伟指由于两大醒觉。首先是与新加坡的旅游气泡,以及与内地洽商通关条件都如箭在弦,竟因疫情急反弹叫停,“差啲被人接受同我哋通关,全部临门一脚无晒”; 是第4波疫情有“顽强的打横行,系都唔落,每个家庭都有直接感受”,加上去年12月政务司司长张建宗率官员到深圳与卫健委见面获得的经验,“清零”目标更明显。
延伸阅读:专访|梁卓伟:疫苗成香港走出抗疫疲劳契机 盼暑假后能舒一口气
▼1.9“港版轻井泽”粉岭流水响人头涌涌▼
问责抗疫表现:来日方长
回看抗疫表现,他反问“如果你系跑紧马拉松,跑到三分二,你会唔会不停望返转头?”他认为问责检测是必须,但“等大家一齐打好呢场仗,跑完呢个马拉松,来日方长。”他亦不会因别人不采用建议便立即批评,“好多时,有唔开心又好,有气馁又好,呢啲就系做公共卫生、公共政策那种锻炼,自己内心要锻炼。”他又说,新冠疫苗到港,市民众志成城支持,暑假后希望会有舒一口气的世界。
好多时,有唔开心又好,有气馁又好,呢啲就系做公共卫生、公共政策那种锻炼,自己内心要锻炼
▼科兴、BioNTECH复星、阿斯利康疫苗保护率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