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铁票价|运输业工资指数路11年来首现跌幅 港铁票价仍料不减?

撰文: 黄伟伦 钟妍
出版:更新:

疫情下多间运输业公司均受影响,港铁于7月宣布全体冻薪,跨境客运服务亦完全停驶,新巴城巴亦在本月起要求员工强制放一至两日无薪假,并削减其余津贴及工时等。
统计处今日公布2020年第3季运输业的名义工资指数,截至今年9月,工资指数同比下跌1.7%,为11年来首次录得跌幅,上一次录得跌幅已是2009年第三季,下跌1.1%,是次跌幅亦是2004年有纪录以来最大的一次跌幅。
按政府现时提供的最新数据,如套用在港铁的可加可减机制,将会计算出减价1.55%的结果,然而近两年的票价加幅本身决定延至下年度,在互相抵销后,得出加价0.03%。按机制,只要变幅在±1.5%之间,票价就不会变动。有立法会议员认为,港铁应撇除之前的累计加幅,直接减价与市民共渡时艰。

“可加可减”机制计出需减价1.55%

根据港铁“可加可减”票价调整机制,方程式为将去年12月份的综合消费物价指数变动,相加去年第四季运输业名义工资指数变动后,再乘以0.5,然后额外扣减0.6%,便能得出港铁票价加幅结果。另外,方程式设“封顶”机制,其票价加幅不能高于前一年第四季家庭住户入息中位数变动幅度。

虽12月的数字尚未公布,惟根据最新的统计处资料显示,今年11月的综合消费指数同比下跌0.2%,连同最新运输业名义工资指数变化,放入可加可减机制的方程式下,现可估计港铁明年原定需减价1.55%。

0.5*最新11月的综合消费物价指数变动(-0.2%)+0.5*9月份工资指数变动(-1.7%)-生产力因素(0)-额外扣减(0.6%)=预测今年票价调整幅度(-1.55%)

将被过去两年延后加幅抵销

然而,港铁今年度本可上调2.55%车费,但因触及“封顶”机制,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数同比下跌,故需把加幅延后,2021/22年度先加价1.28%。另外,2019/20年度亦因“封顶”延后加幅,当中有0.3%亦累计下年度,即2021/22年度本身可加价1.58%,故两者相互抵销下,最终可加价0.03%。

惟按机制,价格调整幅度介乎±1.5%之间就不会调整,故估计最后港铁车票会继续冻价。另外,港铁今年原本照常提供每程3.3%优惠,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政府提供8亿元资助予港铁,将优惠扩大至八折,原订2021年1月1日结束,不过11月公布的《施政报告》中,提到将八折优惠延长至3月,即至少在明年3月前,港铁收费暂时都不会有变动,之后视乎优惠会否再延长。

陈恒镔:优惠结束后就会加价

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副主席陈恒镔批评可加可减机制本身有缺陷,港铁过去多年均录得庞大盈利,却依旧加价,机制应加入盈利指数,算及其盈利,再计算价格调整。他表示,在经济萧条下,市民更加依赖港铁,认为港铁应先减价,与市民共渡时艰。他续指,虽然在政府资助下,港铁提供八折优惠,但优惠结束后就会加价,故认为港铁应撇除之前的累计加幅,直接减价惠及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