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报告】九成河溪监测站大肠杆菌超标 乡郊排污工程拖6年

撰文: 林若勤
出版:更新:

早前《香港01》报导,根据环保署河溪水质报告指,去年全港9条河水质转差,其中锦田河一个监测站更是过去十年都被评为“恶劣”或“极劣”,当时环保署回复指其中一个污染源头来自未有铺设污水管的乡村。
审计署发表报告指,现时全港共有7万间村屋和8.4万间寮屋仍未设置污水渠,以至去年全港71个河溪监测站中,九成大肠杆菌超标。报告又批评环保署2001年向立法会表示,将会为8个地区改善排污系统,原订2009年完成,但拖延7年,至今只有27%工程完成,建议环保署定期公布个别乡村接驳污水渠的进度。

锦田河是继元朗河之后,污染严重排行全港第二的河流,2015年两个水质监测站都录得“恶劣”评级,记者沿河视察不难发现死鱼、不明污物,更发出阵阵臭味。(资料图片)

环保署上月公布《2015河溪水质报告》,《香港01》发现全港共有16个监测站的水质指数评级下降,涉及9条河流。翻查资料更发现,锦田河的其中一个水质监测站(KT2),过去十年都被评为“恶劣”或“极劣”。当时环保署回应指水质转差或因去年降雨量减少,未能有效稀释污染物,污水源头主要来自未有铺设污水管的乡村、小型工业及禽畜农场。

审计署今日(11月23日)发表报告指,现时全港共有39.5万人住在未设置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屋或寮屋,只能靠化粪池或依赖旱季截流器来减少未经处理污水所造成的污染。报告指去年全港71个法定水质监测站中,近九成(63个)在去年录得平均大肠杆菌数目超标,并以北区和元朗区为例,显示未设置公共污水渠的乡村排放的污水,或令河溪受粪便污染。

报告又提到,全港共有7万间村屋和8.4万间寮屋未设置公共污水渠的,大多靠化粪池处理污水,部份则直接将污水排放,不过当中只有1912间村屋或寮屋领有化粪池系统牌照,而环保署亦从未定期检查化粪系统,又没有为化粪系统定立资料库。

审计署又批评,环保署的“乡村污水收集系统计划”一再延误。2001年环保署向立法会表示,预计其中8个地区的乡村排污工程将会在2004年至2009年期完成,后来将完工日期推迟至2014年至2018年,不过审计署发现完工日期将要再度推迟,因截至今年6月,有关8个地区的工程只有27%完成,另有12%的工程正在施工,36%的工程仍在规划,25%尚未开立排污工程项目。

审计署建议,环保署定期评估乡村污水引致各主要河溪污染的程度,并公布评估结果,并加强监管化粪池系统。又建议定期公布个别乡村接驳污水渠的进度,确保合理时间内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