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实体版惯常先印封面 免环保灾难 何安达:倒泻箩蟹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12日)突然公布,要率领特区政府代表团赴深圳出席在周三(14日)举行的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宣布押后原定后日公布的《施政报告》。报告的实体版印刷了吗?会否酿成“环保灾难”?行政长官办公室称不评论《施政报告》准备工作的具体进度,亦没有备存有关开支的分项数字。而往年负责印刷的物流署亦表示没有补充。在梁振英年代的新闻统筹专员冯炜光指,物流署的印务科效率高,相信实体版并未开始列印,意味不会因押后而浪费大量纸张。然而,曾荫权年代的新闻统筹专员何安达直言,突然押后令市民观感差,“最强的感觉是内地已不从香港角度考虑”,他批评港府疫情以来推出的全民检测及保就业有不少漏洞,呼吁港府别只聚焦国安问题,应花精力在民生政策上,并按原定计划,先在周三宣布涉及民生、港府可决策的计划,至于须与内地商讨或寻求支援的项目则容后公布。
翻查资料,2017年林郑上任首份《施政报告》的实体印刷版,完整版及施政纲领合计印了7万6千份,涉款约170万元。原定《施政报告》印刷了吗?会否酿成“环保灾难”或浪费公帤?行政长官办公室称,不评论《施政报告》准备工作的具体进度,亦没有备存有关开支的分项数字;而往年负责印刷的物流署亦表示没有补充。
冯炜光:公布前一至两天才印刷
而前特首办新闻统筹专员冯炜光接受《香港01》访问时透露,《施政报告》封面事先印好,详细版内页属黑白印刷,物流署的印务科可于一至两天内完成印刷程序:“如果周三要,一般周一才定稿都可以。”
他估计《施政报告》更新版的封面不会有大改动:“除非口号或封面因为庆祝会要改,否则封面可沿用,至于会改什么内容?难以猜度,但相信大方向不会改。”至于更改报告工序繁复吗?冯炜光直言,若涉及细节,需局方配合会需时较长,倘只属大方向,特首只需要知会司长及局长。
《施政报告》押后、公布日未定 何安达:北京无考虑港府施政周期需要
至于曾荫权年代任职新闻统筹专员何安达接受《香港01》访问时直言,不确定印刷程序,惟认为港府在两日前才公布押后《施政报告》理由不充分,令人感觉欠部署,而失业支援再拖一个多月,易招不满:“《施政报告》是未来一年的计划,现在连何时公布都‘倒泻箩蟹’......最强的感觉是内地已不从香港角度考虑”。
他解释,理论上港府早已将《施政报告》提案交予内地,但“似是北京完全无考虑香港、特区政府施政周期需要,‘阿爷话点就点’。”疫情下失业问题备受关注,何安达建议,港府先公布特区有权决定、涉及民生的计划,如失业资助如何计算、有薪假安排及明日大屿细节。
有利措施是本港推全面直选,但应不在中港政府商讨事项之内,本地政治压力愈来愈大,政治气候愈来愈低,香港夹在中美角力之间,或再有制裁,长远令香港失去竞争力。若(林郑)以为内地助港措施可以令港人信心增强?是想多了。
何安达吁港府集中精力应对民生 按计划公布民生建议
何安达忆说,以往《施政报告》撰写前,港府会由在下层展开咨询,特首再与三司商讨来年重心,惟现时似是单向式“由上而下”。他批评,疫情以来,港府将国家安全视为“重中之重”,形容港府以“显微镜”检视与国安相关事宜,如老师除牌、记者聘任等,却在全民检测或保就业资助上“急就章”,令政策存在众多漏洞,备受各界质疑及批评,“一系甩甩漏漏,一系唔紧唔紧”。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宣布押后《施政报告》时,希望包含中央支持香港发展的政策,但何安达直言,若支援政策只是推健康码、疫后再推内地旅客来港等,未必广受港人欢迎;他重申港人对政治及本港长远竞争力欠信心,呼吁港府别只聚焦国安问题,应将精力花在民生政策,挽回港人信心。
宣布押后涉内地支援政策 钟剑华:有特首被架空的感觉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总裁钟剑华亦指出,过往港府在筹备《施政报告》时,会有“酝酿”及咨询环节,惟今年却未有听闻:“即使是过场式,之前都会约见学界、商界及专业界别会面讨论,不会‘话停就停’。而港府在《施政报告》原定公布日前两天才宣布押后,他形容是罕见,且林郑明言希望包含中央支持香港政策在《施政报告》是以往甚少出现,令人感觉特首职能被架空:“多年来都无试过将已编排的改期,而且延后一个多月,令人感觉越来越儿戏,更有特首被架空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