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拨逾亿购药 为婴儿做血清抗体测试 望消除乙、丙型肝炎

撰文: 陈倩婷
出版:更新:

港府订立“2020-2024年香港病毒性肝炎行动计划”,望透过提升公众认知、加强监测,以及增加应用于肝炎的抗病毒药物,目标在2030年前可达致世卫订立的目标,提升肝炎的诊断及治疗覆盖率。计划重点项目包括为原染有乙肝孕妇诞下的婴儿,在接种疫苗后,再做血清测试,找出未有免疫反应婴儿补打针,当局亦会每年投放约1.2亿元购买抗病毒药物,治疗丙型肝炎病人。

陈肇始称,望透过计划减低病毒性肝炎带来的公共卫生威胁。(卢翊铭摄)

预防及控制病毒性肝炎督导委员会订立“2020-2024年香港病毒性肝炎行动计划”,目标在2030年前可达致世卫订立的目标,减少90%乙型肝炎及丙型肺炎的新病例,减少65%两种肝炎的死亡个案,亦希望令9成感染病人可获诊断,以及8成病人可获治疗。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称,本港分别有54万及2.2万人患乙型及丙型肝炎,有机会演变成肝硬化甚至肝癌。未来两个年度,港府重点行动包括扩阔抗病毒药的使用,以及增强检测,长远希望消除本港慢性病毒性肝炎。

病毒量高孕妇可提早用抗病毒药物  减少传予胎儿风险

卫生署顾问医生(病毒性肝炎)兼公共卫生工作小组召集人林洁宜表示,乙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当局决定使用抗病毒药物,预防乙肝的母婴传播。2020/21年度,当局增加约500万元相关药物拨款,预料每年可为约800名患乙肝,同时病毒载量高于20万个国际单位的孕妇,提供相关治疗。医管局自今年8月起,已开始有关服务。

当局又计划为本身患乙肝孕妇诞下的婴儿,在接种三剂乙肝疫苗后,安排血清测试,找出5%至10%未能产生足够抗体的婴儿,再补接种多三剂疫苗。计划将于2021/22年度推出,预料每年不多于3,000名婴儿需接受检验。

林洁宜表示,若加入用药及为婴儿验抗体两大策略,有信心2024年可达致“无乙肝新世代”的目标。(卢翊铭摄)

林洁宜提醒,若当局“咩嘢都唔做”母婴间传播率会很高,而9成婴儿之后会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她透露,目前新生婴儿及5岁小朋友感染乙肝的比率已低于1%,相信透过用药预防及为婴儿验抗体,可于2024年达到“无乙肝新一代”的目标。

拨1.2亿购抗病毒药 望令丙肝病人“断尾”

而针对丙型肝炎的治疗,当局将每年投放约1.2亿元购买抗病毒药物,医管局亦会于后日(10日)起,扩阔药物名册中直接抗病毒药物的适应症,令病情严重程度不一的丙肝病人均可获治疗,料每年可惠及约1,700名丙型肝炎病人。

医院管理局行政总裁高拔升透露,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于过去几年发展得快,亦有病例证实有助令患者“断尾”,现阶段有较多经验及信心,希望为所有丙肝患者提供治疗。

倘专科医生认为肝炎病人符合临床需要 病人只需付标准药费

医管局发言人回复查询时指,药物名册中用以治疗乙型及丙肝炎的药物均属专用药物,若经专科医生诊断和评定符合特定的临床情况和有临床治疗需要,医管局会以标准收费向病人提供所需药物。但若个别病人在不符合特定临床情况选择使用这类药物,则需自行支付药物费用。

年底前设10间护士诊所  为病情稳定肝炎病人提供检查

医管局同时设立肝炎护士诊所,为情况稳定的肝炎病人作评估及肝纤维化扫描,以及乙肝孕妇心理辅导服务。

医管局总行政经理(质素及标准)兼临床工作小组召集人刘家献透露,今年首季已于威尔斯亲王医院及玛丽医院设护士诊所作试点,每间诊所有一位资深护师及其他支援人员,医管局会于今年第4季于8间医院,包括东区、广华、屯门、将军澳医院等增设肝炎护士诊所,亦会陆续于肝脏科专科门诊,提供同类服务。